我市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再获三项省级新荣誉,至此省级以上荣誉达17项——

守正创新让基层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融媒体记者 池银花

日前,2022年度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典型通报表扬结果出炉,长汀县红色义工“岩”讲家宣讲团获评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陈金娥获评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牢记“两个确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要求》被评为全省优秀理论宣讲报告。

至此,我市获得省级以上理论宣讲荣誉达17项。此前,冯岳、谢招嬉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闽西红色文艺轻骑兵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另有上杭县星火讲师团等9支宣讲队伍获得省级集体荣誉,《伯公凹那盏信仰之灯》获评全省理论宣讲优秀微视频。

一项项荣誉,既是对我市加强理论武装、创新基层宣讲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我市理论宣讲工作的鞭策和鼓励。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着眼实效、彰显特色,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走心,不断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全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接地气 群众有共鸣

3月16日,在“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福建青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半决赛现场,我市参赛选手童文杰和蓝剑,结合发生在闽西老区的故事,作题为《总书记种下的“生态之树”》《走出大山的青年又回来了》的宣讲,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这是我市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进基层理论宣讲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近年来,我市发挥独特优势,打造了“福小宣·岩讲家”、闽西红色文艺轻骑兵等特色品牌宣讲队伍,以“故事会、微宣讲、客家山歌、竹板三句半、大榕树下情景剧、音乐党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基层一线、传递到群众心中。

与此同时,我市着眼于贴近百姓生产生活,推出精准“对单配菜”。党的二十大代表、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党支部书记华锦先结合自身参加党的二十大的体会,从推进乡村振兴角度,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提振村民发展信心;永定“土楼红妹子”等特色宣讲小分队,把讲理论、讲政策与讲生产技术相结合,在群众中引发共鸣。

融入特色文化 宣讲入脑入心

3月15日,新罗区委“福小宣·百姓岩讲家”宣讲团在适中七彩蓝田开展“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胜利之城·红色摇篮》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员们声情并茂地为预定新兵们,讲述了发生在闽西红土地上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让新兵们深受鼓舞。

这是我市将特色文化融入基层理论宣讲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充分运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将红色文化融入基层理论宣讲中,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其中,古田会议纪念馆依托“红古田·红故事”网络宣讲平台,将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论述与自身的宝贵红色资源相结合,吸引300余万粉丝关注,单个音频点击量近27万;长汀县坚持用红色“小故事”阐述理论“大道理”,推出《红旗跃过汀江》《青山为证》等特色宣讲课,不断提高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理论宣讲中穿插闽西红色故事,听了特别震撼、特别感动,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拼搏,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日前在上杭县五龙村举办的国网福建电力党的二十大精神巡回宣讲现场,一名参加当天共建活动的志愿者感慨地说。如今,在闽西这片红土地上,理论学习春潮涌动,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精神力量,并投身到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