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奋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实现“开门稳”


□ 融媒体记者 赖容 通讯员 赖秋萍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来,长汀县司法行政系统迈开步子、甩开膀子,主动拧紧螺丝、上满发条,以争优、争先、争效的状态,铆定目标,起步冲刺,尽显风采!

抓实精准教育帮扶措施有力

春节期间,南山司法所工作人员忙着整理家中闲置的衣服、鞋子,购置花生、瓜子、糖果等物品,这是他们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两类”人员准备的“年货礼包”。在“两类”人员黄某和吴某家中,工作人员为孩子们穿上厚实的冬衣,与他们聊天谈心,详细了解他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鼓励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在寒冷时节给困难“两类”人员带去浓浓温暖。馆前司法所工作人员也前往生活困难的“两类”人员赖某家中进行春节慰问,发放油、米、牛奶等暖心年货,鼓励他坚定对生活的信心,树立解决困难和重新生活的勇气,融入社会,开创新生活。

“不要紧张,你们好好看看招聘要求和薪资条件,如果有合适的就大胆上去问一问,我们也会好好帮你们谋划的。”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1月26日,在长汀县体育馆内召开的“春风行动-海西招聘”现场,新桥司法所工作人员正在为“两类”人员加油鼓劲。为帮助“两类”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顺利融入社会,今年他们组织了15名“两类”人员参加当地人力资源现场招聘会,最终多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工作意向。

春节前后,长汀县司法局进一步加强重点对象的走访跟踪管理,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效预防了刑释解矫人员发生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同时启动部门联动机制,联合民政、残联、人社等部门,做到重大疾病有帮扶、家庭变故有帮扶、身患残疾有帮扶,以司法帮扶“力度”让困难的刑释解矫人员感受回归的“温度”,展现新时期安置帮教的“深度”。

坚持安全维稳守土尽责有方

春节前后,正是农民工讨薪维权、经济合同、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时期。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矛盾纠纷的现场,总能看到司法所人员忙碌的身影。

年初某农业公司与曹某三人之间的烤房设备拆除和搬迁补偿纠纷,经过涂坊司法所耐心细致调解,终于达成协议,让某农业公司的发展解除限制,进一步发展壮大槟榔芋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前不久,在谢某与张某因建房施工中谢某意外摔倒致胫骨干骨折的工伤赔偿纠纷现场,南山司法所通过家常式、说理式、引导式调解,面对面、背靠背的耐心细致交流协商,最终调解成功。

长汀县司法局按照“五步工作法”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作用,牢牢牵住维稳这个“牛鼻子”,扎实开展重点人重点事大排查大化解大稳控大联动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等专项活动,把不安定因素清除在萌芽状态,切实筑牢稳定“第一道”防线。1月,全县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30件,调解成功328件,成功率99.39%。

管好重点人员风险稳控有度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朗诵活动在三洲司法所召开,朗诵者或热情激昂、或抒情明志,台下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朗诵者们正是三洲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对象,他们根据各自犯罪类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诵读并结合自身情况谈心得说体会。三洲司法所介绍道:“通过诵法活动,能够让社区矫正对象从被动学法到主动学法再到以身释法,引导社区矫正对象认真反省自己,增强他们悔罪、认罪、改造意识。”

1月29日,古城司法所开展节后“收心”点名点验活动,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逐一点名和身份核对,围绕社区矫正、酒驾、禁毒等法律法规开展学习教育,消除矫正对象节日期间思想疲软、松懈、拖沓现象,教育他们迅速调整状态,及时收心归位。“集中点名点验能够有效增强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的自律意识、改造意识和法治观念,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古城司法所分享着自己的工作经验。

为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长汀县司法局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工作,开展集中教育32场次,个别教育100多人次,签订《2023年春节期间遵守纪律告知书》300多份。今年来,该局大力推进全县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全覆盖,接待来访、来信咨询130余人次,办理各类公证事项94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3件。把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