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活化利用 “古村落”焕发“新魅力”

连城打造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全国样板”


□ 通讯员 黄水林 李晓芳

2月19日,走进连城县新开放的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古镇,曲径通幽的板石路、廊桥、街巷缀满了雕版文化元素,一座座修旧如旧的古书坊陈列着一件件古朴的雕刻、印刷工具,如织的游客或探寻非遗文化的非凡魅力,或体验雕版印刷的无穷乐趣,深感不虚此行。

四堡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雾阁、中南、四桥和田茶等4个村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该镇为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持续实施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古镇项目建设,通过“向上争取+自筹”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修缮10栋历史建筑并对南龙古街、中街古街、马屋片古街进行改造,打造“一溪两岸”休闲区,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全域美”,打造出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特色精品古镇,让传统“古村落”焕发出“新魅力”。

连城是客家祖地,拥有中国传统村落14个、省级传统村落19个,享有“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美誉,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其中培田古村落是央视《记住乡愁》第一集的拍摄地。连城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现存“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起点”的红四军“新泉整训”旧址群、松毛岭战地遗址群、“红色培田”旧址群、赖源陈家村毛泽东故居等57处革命旧址。

近年来,连城县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从推进“培田联动片区”“新泉联动片区”“四堡联动片区”“环冠豸山片区”“环梅花山片区”等5个片区入手,大力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让传统村落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让传统村落重现古韵新貌。

规划引领 科学保护

连城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住建部对口支援和住建厅挂钩帮扶契机,高度重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成立了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新设立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心,建立服务历史建筑或传统风貌建筑的修缮工作的古建筑资质企业库,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奋力打造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全国样板”。

连城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完善机制,切实提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该县聘请北京清华同衡设计规划院编制《连城县域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和《示范工作方案》,确定了“连片保护传承行动”等5大重点任务。制定实施《连城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三年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出台《连城县推进农村建筑风貌和质量管控实施方案》《连城县农村住宅通用图集》,拟定《连城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管理办法》,建立传统村落“一村一档”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严格规范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建设管理。

连城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元素,将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古树、古桥等纳入村庄规划,因地制宜、科学推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将传统建筑与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古民居、古建筑开发文化体验产品、文化体验精品路线,建设主题鲜活和特色突出的文化展馆、文化活动、教育培训等服务空间。如,四堡镇结合中国雕版印刷古镇建设,打造雾阁村雕版印刷主题展馆;朋口镇结合红色文化,建成文坊村项与年生平事迹展览馆;培田将一批闲置古民居改造为党员服务驿站、主题陈列馆、社区大学、影视拍摄取景点等。

抓实项目 共同缔造

走进“新泉联动片区”新泉红色走廊项目点,游客集散中心、红色文化交流中心的主体结构和外立面均已建设完成,工人们正加紧内部装修和周边环境绿化美化;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工地一派热火朝天,施工队伍抓紧晴好天气多个工作面全力提速项目建设。

新泉村围绕保护利用中国传统村落,抓住当前发展机遇,集中项目、资金、用地等方面的要素,实施了全域旅游、新泉红色走廊和新泉革命旧址群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了望云草室周边环境改造提升、红色旅游线路整治等15个项目建设,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了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保障,保护利用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连城坚持项目带动,以大抓项目建设推进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实干实效。该县优先将传统村落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优先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古村落重点保护利用项目列入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文物保护、“一县一片区”、“两治一拆”、环境卫生整治等政策、项目、资金向传统村落倾斜。2022年以来,该县先后整合投入3.6亿元资金,用于建设传统村落配套项目。其中,新泉红色小镇游客集散中心、培田耕读小镇文体综合提升、住宿服务类活化项目、传统村落“沉浸式”夜景工程等项目初见成效。

与此同时,连城着力打造四堡、新泉、培田、环冠豸山、环梅花山等5大传统村落集聚片区,积极推广“乡建带头人引领共同缔造”“低成本可持续修缮利用”的“连城模式”。为解决保护需求与资金投入矛盾,连城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撬动社会各方捐资出力参与保护利用工作;通过成立理事会或保护协会等方式,引导乡贤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目前,全县成立了15个村级理事会,参与传统建筑卫生整治、本体修缮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如,新泉镇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推动新泉村传统村落保护性和抢救性修缮项目建设,村理事会发动乡贤捐资73万元,实施了温泉公祠、少川公祠等6个修缮项目,镇政府给予18万元资金补助,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利用的热情得到充分调动。

活化利用 融合发展

“随着培田保护利用力度的加大,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最多时一天接待40多桌客人。而且我们村民加工种植的瓜子、姜糖、百香果通过电商、微商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在培田古村落村口的百花农家,络绎不绝的游客在品尝客家美食、选购连城特产,正在接待游客的培田村村民周雪梅喜笑颜开地说。

培田古村落坚持做好古建筑“活化”文章,通过“整体保护+旅游激活”的方式,大力发展“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文旅产业,努力讲好培田美丽故事,2013年至2022年,接待游客从4.05万人次增长至20.12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06万元增长至420.2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0.7万元增长至3万元,实现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

塘前乡依托豸下莲乡区位优势和“环冠豸山”片区建设,持续策划开发特色漂流、田园民宿、林下经济、烧烤露营、水上娱乐等体验项目,大力发展旅居康养、研学教育、知青文旅、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新兴业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健康等产业有机融合。璧洲村通过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和完善现代生活服务设施,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传统村落。曲溪乡白石村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白石仙居”为主题,打造原生态乡野趣味型山地传统村落,与周边山水、竹林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传统村落典范。

连城基于各传统村落地域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分别按照旅游型、生态型、生活型村落,“文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对其进行活化利用,实现富民和传统村落再复兴。结合“四季连城·月月打call”品牌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村落客家、民俗、非遗等资源优势,挖掘雕版制作、宣纸制作等非遗产品体验活动,举办非遗进景区等文艺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处处有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