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撑开“保护伞” 守护“活化石”
永定为古树名木救治上保险

图为陈东乡古龙村的乐东拟单性木兰。
“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是永定区探索古树名木保护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政企联手,借助保险杠杆作用,加强古树名木风险管理,为永定区生态系统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搭建了坚实的风险屏障。”近日,笔者在永定区林业局获悉,永定区拨出专门资金为分布在全区的1463株古树名木和古树群购买了救治保险,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每株最高获得2万元的救治理赔。
古树名木是自然的见证者,包含着人们的乡愁记忆,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科研、经济、观赏等价值。然而,古树名木在生长过程中面临着台风、雷击、暴雨、火灾以及病虫害等各类风险。
为此,永定区大力开展古树名木普查、挂牌保护工作——古树名木二维码科普应用项目,为古树名木实行全覆盖式的GPS定位挂牌保护,让每一株古树名木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只要用手机微信扫一下古树名木身上的铭牌二维码,古树的身世、家族信息立即一览无遗。
为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永定区积极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保险机制,与保险公司量身打造了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方案。根据协议,古树名木在保险期间内,发生火灾、雷击、暴雨、暴风、病虫害等灾害造成保险事故触发,保险公司将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合理的施救费用。2022年,保险机构为全区的古树名木救治累计赔付9.5万元。比如,岐岭镇竹联村的乌桕树等6株衰老、濒死的古树,经过救治,又恢复勃勃生机。(通讯员 刘永良 王忠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