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龙岩部分小区给业主“分红”引起市民关注和热议——

小区公共收益应该怎么花?


金色家园小区公共收益收支情况在小区公开公示。

□ 融媒体记者 刘玉荣 刘菲菲 文/图

临近春节,一则“龙岩某小区为每户业主发600元购物卡”的新闻刷屏龙岩市民的业主群、朋友圈。不少市民在表达羡慕之时,还不忘@自己小区业委会,希望自家小区也能效仿;还有一些小区业委会则认为“分红一时爽,不利于小区长远发展”,一时间,关于小区公共收益该怎么花成为热点话题。1月12日—14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小区业委会和业主,并采访了相关部门,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羡慕:发钱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太羡慕了!可惜是别人家小区!”自从1月10日御龙首府小区发出给每户业主发600元购物卡的通知后,消息很快被市民自发转载至龙岩各小区业主群。业委会为业主发“红包”,此举不仅获得小区业主“给力”的评价,也引来广大网友的羡慕,直呼这是“别人的小区”。

在相关新闻视频下方,记者看到很多网友也纷纷留言爆料,其所在的小区也发了福利。如闽西交易城一期小区曾在2022年9月按产权面积给业主发钱,业主们少则领了几百元,多则领到几千元;莲西小区业主则表示年终免了三个月物业费,龙腾星城等小区业主留言说发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不过大部分网友表示自家小区“发了空气”,不知道小区公共收益哪里去了。

家住龙腾路的市民罗女士说:“要是我们小区年底也能发钱发福利,就太好了!”她表示住在现在的小区十多年了,从没见过小区发福利,希望其小区业委会或物业能够效仿,让业主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观点:提升小区品质利于长远

对于广大网友们的“眼热”,部分小区业委会也将发福利提上了议事日程。“其实发钱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这种形式让业主体会到自己是小区的主人,增进业主和业委会之间的信任,让更多的业主积极参与到小区事务中来。”龙腾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区业委会成员说。

而大部分小区业委会显得较为“冷静”,认为小区公共收益支出应符合小区实际。

“业主能得到福利当然很好,但也要靠小区公共收益支撑。”金色家园小区业委会主任陈元森认为,小区公共收益应按高低顺序、轻重缓急来使用,优先保证小区日常运转,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分红到户。

“业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业委会的奋斗目标。”陈元森表示,小区品质的维护提升需要不断地投入真金白银。近年来有了公共收益做“家底”,金色家园业委会集中办了好几件大事。如增设了智慧监控、休闲坐椅,新建了文体广场,实施了电梯全保、绿化带改造、一户一表改造等,在维护小区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小区居住环境品质不断提升,业主们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区发展红利。

据介绍,为了合理安排小区公共收益,金色家园小区每年都会举行业主恳谈会,征集业主意见,并拟定小区年度任务清单,业委会根据任务清单逐项推进。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一事一议一公开,及时接受业主监督。记者看到,该小区2019年以来的公共收益情况都张贴在公告栏,业主随时可以查阅。

家和天下小区本届业委会则表示其任期目标是“不向业主发钱,也不向业主收一分钱;不动过去的钱,也不动未来的钱。”该小区业委会主任张宁表示:“直接发钱并不难实现,但公共收益如果都分发掉了,小区公共维护、品质提升的钱从哪里来?”

据介绍,家和天下小区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建设时间较早,许多公共设施亟待维修改造。如仅消防设施改造维修就需花费上百万元,若动用公共维修基金,程序繁琐、耗时较长,向业主筹钱则更难实现。而小区公共收益正好破解了维修费用筹措难的问题。“这两年小区持续改造了消防管道、公共卫生间、绿化带,增设了中庭凉亭遮雨和坐椅设施等一系列硬件设施,接下来还将维护电梯、外墙等,所需资金都不小,这些支出用小区公共收益基本可以维持平衡,业主不需额外支付一分钱。”张宁介绍,近年来家和天下小区公共收益坚持用在了小区环境改善上,每家每户都能感受到小区不一样、有变化。

“合理使用公共收益,小区要着眼长远。”张宁说,发放公共收益,要让业主一时高兴很容易,但小区时间越长需要用钱的地方就越多,日后如果找业主收钱,是很困难的,这是他的一点心得。

部门:合法合规 用之于民

针对各小区之间的不同做法,主管部门怎么看?

公共收益是利用小区公用部位或公用场所进行经营所得收入,扣除管理成本之后取得的收益。“这个收益不属于哪一个人,属于全体业主共有。使用也不由哪一个人说了算,应由业主决定。”新罗区城市管理局物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公共收益主要用于补充维修资金不足,用于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的更换保修,期满之后的维修维护等。他说:“按规定,公共收益应每半年要公示一次,接受业主监督。具体到使用环节,每个小区业主需求不同,使用方式也不一样。只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及时公开、接受监督,无论哪种方式,合法合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