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共建根深叶茂 闽西军民鱼水情深
——我市奋力谱写闽西革命老区双拥事业新篇章
□ 融媒体记者 张梓睿 通讯员 丘金燕 卢林浩
昨日,记者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果斐然:2022年,在全省双拥模范城(县)评选中,市本级及所辖7个县(市、区)连续四届“满堂红”;而在上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评选中,龙岩市连续五届、连城县连续四届、上杭县连续三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强化领导 提供坚实保障
我市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双拥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及各项考核体系。小组56个成员单位均设立双拥领导机构,驻岩部队均成立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建成2086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构建市、县、乡、村四级领导架构的双拥工作体系;引导、鼓励全市社会组织、非公经济组织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同时,我市全面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的“双清单”制度,出台30余项机制办法,定期召开市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并将协调解决战备建设、演训保障、服务驻岩部队工作列入市委督查事项。2022年,推动解决驻岩部队需求事项43项,驻岩部队支持驻地建设26项。
多措并举 深化双拥共建
我市引导全市社会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特色拥军优属活动,协调推动博爱医院设立全省首个退役军人服务门诊,高速古田服务区军人驿站、新罗区金融街、上杭县瓦子街“八一老兵之家”等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待遇优先、产品优质、价格优惠的“三优服务”。广泛开展政策拥军、司法拥军,组织优秀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深入驻地部队,宣传解读优惠优待、退役接收安置等政策,并赠送相关法律书籍。2022年,共开展“司法进军营”“政策进军营”活动13次,无偿办理军人军属、退伍军人法律援助案件23件。同时,持续开展具有军营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军民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我市打造“大爱龙岩 情暖老兵”精神文明品牌,推出“五心五送五到位”措施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向18664名优抚对象发放价格补贴专项补助资金103.21万元,为750名低保和特困退役军人办理专属防癌险,39名优抚对象获得医疗补助资金36万元。与148名重点联系对象开展“一对一”精准结对帮扶,走访慰问退役军人24119人次,发放慰问金478.13万元。实施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向民政部门推送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退役军人401人次,发放帮扶资金76万元。
真情服务 温暖军人军属
我市积极出台并落实各项拥军政策,转业军官100%安排在行政和参公事业单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100%安置在事业单位和国企。2022年,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640人,576人实现就业。全力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随调安置,将随军家属基本生活补助金标准由500元每月提高至按部队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发放,2022年,发放未就业随军家属基本生活补助金近28万元,对口安置随军家属13名。全市幼儿园、中小学均将军人子女列为政策性照顾对象予以优先招录,符合加分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享受中高考加分政策。现役军人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其子女随迁转学实行特事特办,优先安排到优质学校就读。建立军人子女教育优待需求对接提报机制,每年定期汇总需求,统一办理转学入学。
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我市出台建立就业创业指导团队、建设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等“八条措施”,全方位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保障。2022年,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22场,提供就业岗位40901个,为33192名退役军人建立就业创业台账,发放退役军人创业贷款168笔、共计45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