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创造好环境
□ 廖志添
孩子是内因,环境是外因,尽管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外因只是辅助性因素,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还是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反之,对孩子的成长环境不闻不问,只是把孩子生下后负责其吃饱穿暖等生存需求,而对孩子的文化教育等需求放任自流,这就不是好家长喽!
什么叫好环境?有的家长以为,给孩子准备一个宽敞的单间,孩子回到家里拥有独立自由和舒适的空间,做作业不受干扰。当孩子在家学习之际,家长安安静静、不敢出声,一些家长电视不敢看甚至外出散步以保证清静。还有的家长以为,基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布置,农村与城里的学校甚至同一个城市的学校存在差距,一些家长就想着给孩子择校选班,努力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
现实与理想是有差距的,好学校有较差的教师,较差学校也是有强的教师。阳光招生的普及,“开后门”早就不可能喽!即使让孩子到好的学校,万一随机分配到较差教师所在班级,环境也可能不好。即使让孩子到好学校好教师所在班级,孩子还是存在微环境的差异。同班级的学生不均衡,如果安排座位时与学困生一起,而自家孩子的控制力有限,也可能导致成绩滑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事关孩子成长,家长给孩子创造好环境的方式是有许多的。家庭教育是基础,言传重于身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自尊自信、崇上向善,才能积极为孩子营造一流的家庭环境。家长要与孩子的同学和老师多多交流沟通,从侧面、多角度了解孩子的成长。通过与孩子、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来往,懂得孩子的成长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微环境,在此基础上加强分析、采取措施优化提升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