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学校仰高楼


“仰高楼”,位于新罗区大池镇秀东村,是当地吴氏宗亲的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历经20年,直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才得以建成。仰高楼坐东朝西,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三进庭院式两层半土木结构围合院建筑”,有125个房间。因楼内瑞兽祥云、兰花宝瓶,雕梁画栋、装饰精美,民间又称之为“花楼”。

1929年11月下旬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军和闽西特委共同创办的红军学校就在这里诞生——依托仰高楼宽阔舒适的环境建立一所学校——在“红四军随营学校”基础上改称“红军学校”。

红军学校选择在仰高楼,是因为仰高楼有足够容纳办学的空间,与大池集镇相距2.5公里,有足够隐蔽的条件,而作为与古田、小池相通的交通据点还能快速汇集各种信息,保持上下通达,反应敏捷。

据《中共闽西特委报告第五号》(1930年1月10日)向省委的报告称,红四军从东江返回闽西后,将随营学校取消,改为红军学校,校址设于大池。校长和政治委员仍由朱德、毛泽东担任,石迟峰任总队长,邓子恢任政治委员。随营学校学生及四纵队教导队学生,另由各县选送数十名学员,共有一百三十余人,武器五六十支,编为一个总队两个区队,红四军派出军事教官,闽西特委派出政治教官,每天三操两讲,颇有成绩。红军前委拨款2000余元办学,仅够数月之用。

从龙岩大池创办的闽西红军学校开始,后几经迁址,分别在龙岩城、永定虎岗、长汀城等地继续办学,连续为红军部队培养输送了2000多名排以上军政干部,对加强红军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