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市化工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建议——

提升园区改造 加强招商引资 释放发展动能


□ 融媒体记者 刘菲菲 刘玉荣 通讯员 赖文光

化工新材料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已经成为高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配套材料。加快我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于进一步调整我市经济结构、推动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具有深远的意义。

市政协委员们通过走访企业,与有关部门协商交流,围绕我市化工新材料产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产业发展现状及困难

近年来,我市陆续培育了上杭蛟洋、连城朋口、漳平华寮、新罗生物精细化工产业园等4个化工园区。2021年1月,上杭蛟洋工业区被认定为我省首批化工园区;2021年11月,连城朋口工业园区、漳平华寮化工集中区、新罗区生物精细化工产业园区被认定为我省第二批化工园区。据了解,这4个化工园区总面积1717公顷,已开发面积779公顷,已签约项目需要用地面积151公顷,可供新项目落地的面积292.6公顷。

民革龙岩市委员会认为,目前我市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问题。一是发展空间受限。全市正在培育的4个化工园区,除了新罗生物精细化工产业园正在建设外,其他3个园区均属于老园区提升改造。因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开发边界建设用地指标有限,园区没有足够的空间筑巢引凤。二是安全环保压力持续增大。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提高园区的本质安全和环境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产业链水平还需提升。我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主要集中在4个化工园区,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为主,尚未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的化工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四是人才保障问题突出。一方面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一旦发生突发状况,不能第一时间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企业缺少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人才引进难,留住难。

推动提升改造 加强招商引资

我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论是发展速度、经济总量,还是企业规模、科技含量、外向度等均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为此,市政协委员提出了《加快我市化工新材料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推动化工园区提升改造,及时调整国土空间红线规划,推动现有园区扩区改造,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推动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构建“智慧园区”在线监测监管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提升其智慧化整体建设实用性,进一步实现区域内高风险化工企业24小时监控,环保数据实时采集监控,辖区内异味实现评价溯源、危化品车辆的定位监管等方面的统筹管理,提升园区本质安全。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牢牢抓住招商引资的“牛鼻子”,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民革龙岩市委员会表示,要加强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聚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落实招商引资政策,以4个化工园区为承接载体,重点引进氟化工新材料、锂电池新能源等产业链,支持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引进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特色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产业聚集。支持以商招商,通过本地龙头企业,引进行业龙头,延伸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同时,着力解决人才保障问题。一是着重培育专业化工人才。加快园区职业技能提升中心项目建设,为园区培育更多的专业化人才;加快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园中校”相关事宜,校企合作培养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专项人才。

二是市级层面统筹高端人才。建议将化工创新人才列为我市人才战略引进人才重点,用足用好我市现有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引进专业人才,进行专业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