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孩子说课文


□莫志强

一天晚饭后,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开始写日记,我走近一看,题目是《演出砸锅了》,于是问她怎么会写这个题。她说,第六单元有一篇课文叫《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的就是作者小时候表演大老虎砸锅的事,于是她想到幼儿园时上台表演《牙齿大街的故事》时的类似一幕,所以就想参照着写,回忆过去的事。

对此,我表示赞许。“为什么会把这样一篇‘颓废’的课文‘搬’进语文书里呢?意义何在?”顿时,一个疑问在我脑海里产生。于是,为了解详情,在女儿还在写日记时,我便翻到了她的语文书里的这篇课文以及《教材帮》里相应的全解之页。

原来,作者念小学时,有一回参加表演,被老师分派到扮大老虎,然而因为不会豁虎跳而被同班同学嘲笑,但老师一直安慰鼓励他。正式上台演出时,他按老师的要求坚持演下去,虽然不会豁虎跳,但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

课文最后两段引起了我的注意,等女儿写完日记后,我把她叫了过来,按《教材帮》的理解,给她说了一遍,跟她明确说这样的理解没错,不过还可以更加开放式、深层次地去理解课文。具体而言就是——

在倒数第二段,作者说后来从没见过老虎豁过什么虎跳,除了失望和疑惑外,还可以理解为至少在作者看来,豁虎跳不存在或很难见到,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做事情,而不能凭空想象,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在最后一段,作者说“我至今还不明白”,其实作者心里明白得很,只是故意这么说,所谓“正话反说”,起到引人深思的作用。

以上两段整体理解起来可以引申出这样的道理:不同的手段其实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成功之路并非只有一条。从反面角度说明表演不但没砸锅,反而更精彩。

听了我说课文后,女儿第一反应是“谁能想到你这样哦”,我说“想不到,但也应该要想到,且要言之有理。”“想不到”,是你们才四年级,《教材帮》上的理解程度更适合你们,但“要想到”,是平时多想一步、多悟一层,对阅读理解和写作提高无疑有益而无害。

这就是说,读课文,不能纯粹为读而读,而要更加注重深入思考。你想不到,作为家长,我就告诉你,引导你知道如何更深、更好地读一篇文、一本书。把我的深刻认知和宝贵经验直接传授于你,让你有所顿悟,更好更快进步。

说到这儿,我跟女儿再次强调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一定要把“积累、思考、运用”这“六字箴言”牢记于心,真正落到实处,一点一滴做好。在我看来,这就是读书的根本方法。

而针对以上的实践载体可以是:每天几页课外书,划出好词好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同时思考更多运用场合,在更多运用的实践中巩固提高;每天一页成语词典,理解每个字的含义,串成一个词的意思,并结合例句加深理解,善于思考,适时运用。

认认真真地读、扎扎实实地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相信今天的每一点,必将化为明日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