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搭台招商、优化服务
完善产业链条 带动产业集聚
本报讯(通讯员 陈惠)日前,在漳平工业园区,总投资1.8亿元的年产12万片贝雷片及钢结构材料生产项目完成签约仪式,正式落户园区。该项目是福建龙钢下游配套产业,主要生产盘支撑架、桥板面等多种产品,广泛运用于铁路、高速公路、桥梁等基础建设领域。
漳平市围绕“3+N”产业发展体系,深化产业链招商,完善钢铁机械制造、建材、新材料、轻纺、木竹加工及文旅康养产业等9张产业链招商地图,从“地毯式招商”转变为“地图式招商”,加快填平产业链条,带动产业集聚。
为切实推动漳平市大招商实现大突破、招好商取得好成效,漳平深化重点工作(项目)“434”推进落实机制,创新招商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对原已出台的产业政策全面梳理、修改、完善,确保政策符合实际需求;研究制定享受“一产一策”政策项目准入门槛,优先引进高端先进、投资带动、税收突出、发展急需的项目。
漳平坚持依托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新材料产业园、先进装备制造加工产业园等平台,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及资产等资源,有效发挥园区现有土地资源优势,腾笼换鸟、增资扩营,实现招商资源效率最大化。充分利用“6·18”“9·8”“11·8”等重大招商活动,策划举办针对性强的投资推介和交流活动,提升招商精准度。
漳平优化服务促招商,强化投资项目用地、用林、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践行“项目工作法”“脚底板工作法”,全面推行驻企特派员、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专班,实现企业“零跑腿”;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新招商落户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缩短项目落地、开工、投产时间;强化惠企政策兑现工作,积极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现惠企政策服务精准供给。据了解,1-10月,漳平累计新签约项目47个,总投资99.15亿元;开工项目38个,项目开工率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