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族成软装主力军


如今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不再追求豪华装修,更加崇尚自然随意,“轻装修、重装饰”成时下流行的装修方式。

对于家装,28岁的张磊自认为是一个有些“挑剔”的人。他的房子位于龙腾路上,入住已经三年,但餐厅背后的一整面墙仍然是空空荡荡。“我想在这个墙上挂几幅有特色的画,但一直没看到合适的。”张磊称,当时房子装修的很简单,自己比较重视软装部分,“软装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像硬装,硬装必须要做好全部的基础设施布局,才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在张磊看来,软装是一个随着高层次需求的萌生而渐渐投入的过程。

在我市有张磊这样想法的市民并不在少数。以前,装潢似乎就等同于敲墙换地的硬装修,而软装不过是置办些让房子“能住人”的必备物件。如今,除了大家熟知的家具、布艺,近年流行起来的绿植、照片墙等软装饰物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一族的喜欢。

与此同时,笔者走访发现,随着现代人对家庭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在家居设计中善用一些装饰而不是一味的侧重装修,不仅能够花小钱做出大效果,还能打造个性化的家,并且还能减少日后家居设计因样式过时要翻新造成的损失。“我家一年四季都有相搭配的窗帘和床品,平时也会换一换小靠垫、餐具、小摆设之类的,就是让家里经常有点新鲜感。此外,少花些钱装修,多花些钱买家具、陈列品,以后换房子的时候,也能带得走,经济、实惠。”90后的小李的话也道出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声。

95后欧小姐称,花时间打磨软装是自己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装修房子的时候,欧小姐特意在客厅安装了主灯、灯筒还有灯带。“可以根据心情选择开什么灯。”她甚至愿意用两天的时间,去挑选一个卧室的灯。“我卧室灯选的是一个城堡造型的主灯,可以调节灯光颜色、亮度。”在她看来,家居是除了穿衣外,最能体现个人风格的一面,哪怕是一个小元素的改变,都能让家变得不一样。“我还喜欢买一些精致的茶具、餐具和不同的饮品、食物搭配。”欧小姐表示,她每年都会在软装更新上投入1万元左右的费用,用来购买绿植、窗帘、桌布、餐具等等,虽然父母有时会因为她经常更换软装而感到浪费,但小件的价格并不会让她感到不舍,“我愿意为了质感和设计感,多付出一些费用。” (邱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