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八团整训时的铁皮单铃闹钟




在古田会议纪念馆收藏着一件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八团使用过的闹钟。这台闹钟是漳平县(市)永福乡(镇)农民陈玉广保存下来的。1981年10月,其子陈庆村将闹钟捐赠给古田会议纪念馆。

陈玉广家住永福乡世旺村“牛角围厝”,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岩南漳军政委员会及红八团总部曾设于此。

1934年春,为配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央军委接受毛泽东的建议,决定派出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优秀干部,带领精干的小部队,深入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中央红军作战。根据这一决定,福建军区所属地方部队的红八团、红九团两个独立团奉命执行游击战争任务。其中,福建军区所属地方部队独立八团,于1934年4月正式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八团(简称“红八团”),团长邱金声,政治部主任魏金水,参谋长王胜,全团400余人。团内设立军政委员会,主席邱织云,负责所在地区的党政军全面工作。

1935年初,当敌人实行第一期“清剿”时,红八团正在漳平永福世旺村“牛角围厝”整训。当时,在“牛角围厝”总部的大坪上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这台闹钟,全团指战员在邱金声、邱织云等团领导的指挥下,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训练,以加强组织纪律性,提高战斗力。整训期间,谭震林还代表闽西军政委员会参加了红八团整训的指导工作。

红八团离开永福后,“牛角围厝”总部改为后方留守处,于是闹钟也就留了下来。此后,敌人又进犯世旺村,留守处的同志被冲散来不及带走闹钟,闹钟便留在了“总部”。为了安全起见,陈玉广把闹钟收起来藏到山中。过了一段时间再取回家时,由于日久雨淋,闹钟字盘已经损坏,陈玉广便拿去换了字盘,新中国成立后他又送去修理过一次,闹钟除字盘外,其余都是原件,并且一直使用着。          (古田会议纪念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