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党员回家工程” 引领城市基层治理


上接1版 加强社区党组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建共治,探索设立“邻里议事厅”等群众自治平台,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三是注重与优化社区服务功能相结合。围绕提升社区服务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充分整合党建、治理、服务等多种资源,加强社区综合服务阵地建设,深化“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模式,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每个小区设立党建引领、应急救援、纠纷调解等党员先锋队,丰富党员“回家”发挥作用载体,引导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群众。四是注重与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相结合。围绕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按照“街道—社区—小区(网格)”三级组织体系,试点建立“智慧社区”网络管理平台,积极构建“云端集成、云端呼叫、云端交办、云端反馈”的新型“云上社区”,全面推行“线上点单+线下办理”服务模式,着力形成“上下贯通、一网通办、便捷高效”的智慧社区治理新格局。五是注重与创先评优相结合。加强“党员回家工程”激励引导,全面实行重点措施量化考评,组织开展达标评星活动,落实考核绩效挂钩,推动“党员回家工程”与评选“红土先锋”先进单位、推荐“两优一先”表彰对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融入社区建设,切实把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做细做实、做出特色、做出成效。

问:龙岩在落实社区“大党委”制,构建多元参与、各方协同的社区治理工作格局方面有哪些思路?

答:近年来,龙岩全面落实社区“大党委”制,充分整合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共同推进社区治理,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难点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持续落实好社区“大党委”制。

一是实行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把社区党建“大党委”工作列入各县(市、区)党员处级领导挂钩联系基层党支部重要内容,由各地党员处级领导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实现全覆盖。挂钩联系的党员处级领导,兼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统筹“大党委”成员单位共同协调解决社区困难问题,高位推动社区“大党委”发挥作用。

二是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由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牵头、社区党组织书记负责,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社区建设治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每年召开1次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党员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社区“大党委”上年度工作报告,讨论下年度工作计划,对社区“大党委”和共建单位党组织进行民主评议。

三是完善“党员双报到”责任落实机制。市县两级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共建社区报到、所有在职党员回居住地小区报到。共建单位党组织加强党员“双报到”组织动员和日常管理,原则上每年给予不少于3万元经费支持或项目支持。各社区党组织建立“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引导在职党员做好“双报到”工作。

问:城市基层治理事关千家万户。龙岩将如何加强社区治理整体建设、系统建设,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答:近年来,龙岩市积极践行“远亲不如近邻”重要理念,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进,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接下来,将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持续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一是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统筹整合社区内各类网格,实现“多网合一”。网格一般以小区或居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若干网格员。健全网格运行机制,构建网格员收集诉求、社区梳理上报、街道流转交办、职能部门认领解决、实际成效倒逼问责的闭环工作链条,提升社区网格治理实效性、精准性。

二是推进“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全覆盖。全面推行“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三方联动治理模式,提升小区共建共治水平。建强小区党支部书记队伍,原则上小区党支部书记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提名,报县(市、区)委组织部审核。加强物业党建联建,推动小区党支部班子成员与业委会主任、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进符合条件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及时建立党组织,确保“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全覆盖。

三是加强党群联建共治。深化组织帮带,推行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担任群团组织负责人,加强社区党组织对群团组织统一领导。推进活动联办,有效整合群团组织队伍、阵地、信息、培训等资源,每季度联合举办1次“职工风采”“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活动,提升党群联建共治水平。

四是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在社区(小区)探索设立“邻里议事厅”“居民说事点”等群众自治平台,及时对居民普遍关注事项、社区(小区)建设管理社会事务等进行协商沟通。对协商议定事项,按事权责权分类建立台账,定期跟踪督办,及时反馈结果,以问题解决的实效引领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小区)自治自理。

问:“党员回家工程”在优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为民办事质量水平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搞好社区,就是要把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做好。近年来,龙岩始终将为民办实事作为做好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有效推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下一步,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做实做细社区服务工作。

一是加强社区综合服务阵地建设。充分整合党建、治理、服务等各种资源,合理划分社区党群活动、政务服务、综合治理等功能区域,推动金融、供气、供水、供电等企业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网点,提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使用效率和社区公共服务集约化水平,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二是广泛开展社区文明实践活动。深化“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机融合,实现场地集中布局、资源集聚共享。社区(小区)党组织每月确定1个主题,分期分批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新风尚。

三是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清单办事,社区党组织围绕加强小区党建、解决居民困难等,梳理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明责任、定时限,及时落实反馈。创新为民办事活动载体,在每个小区设立党建引领、应急救援、纠纷调解等党员先锋队,为群众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服务。

问:智慧社区是新时代社区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方面,龙岩将采取什么措施,探索开展智慧社区建设?

答: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既要“守正”,更要“创新”,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与时代发展、科技创新、群众需求同频共振。下一步,龙岩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着力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便捷化。

一是构建“智慧社区”大数据平台。试点建立“智慧社区”网络管理平台,县级总平台统筹整合人社、公安、住建、城管等各类资源,融合进网、下沉到小区(网格)群组最末端;街道、社区子平台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管理服务下一级子平台(群组);小区(网格)群组将在职党员全部纳入管理,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横向互联、一网通办”的智慧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是推行“云上社区”服务。围绕构建“云端集成、云端呼叫、云端交办、云端反馈”的新型“云上社区”,统一设置“事项办理”“居民通知”“诉求反映”“岗位服务”等功能模块,实现社区便民服务线上办理、政策信息通知“一键发送”、居民需求困难快速响应,做到民呼我应、高效服务。

三是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全面推行“线上点单+线下办理”服务模式,社区党组织滚动收集居民服务需求和意见建议,分类梳理后及时在小区(网格)群组发布服务项目、岗位。在职党员结合各自职业特点、特长优势等,线上认领岗位,线下开展实地服务,实现“居民点单、社区(小区)党组织下单、党员接单”便捷高效。

问:请谈谈龙岩将如何推进“党员回家工程”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在全市营造真抓实干浓厚氛围?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若干措施》中,市委对深化实施“党员回家工程”,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创先评优激励作用,压实工作责任,加强激励引导,着力营造真抓实干浓厚氛围。

一是实行量化考评。按照重点组织工作年度量化考评办法,市委组织部每年底对各县(市、区)深化实施“党员回家工程”重点工作进行量化计分,所得分数记入各县(市、区)重点组织工作年度量化考评总成绩。

二是开展达标评星。组织居民定期对在职党员“回家”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给予每位在职党员“一颗星”至“五颗星”不等的评分;年底根据党员获得“星”的数量,评选表扬一批优秀“党员回家”服务之星。每年底组织街道、社区党组织对共建单位进行星级评价,并依据获得“星”的数量,评选一批社区共建之星。

三是落实考核绩效挂钩。把实施“党员回家工程”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党建目标管理考评等重要内容,作为党员晋级晋职、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激励党员真正“回家”、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