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钟桂棠:爱心人士行善举 捐资助学十八载
□ 融媒体记者 傅利昌 赖珊盛 文\图
2022年8月27日, 烈日炎炎,一个很平常的周六。这天上午,钟桂棠爱心助学团队颁发助学金仪式在武平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武平县慈善总会领导和爱心人士代表在台上就座,部分受助学生和家长也到场参加了这个简朴的仪式。
据了解,今年钟桂棠爱心助学团队共为38名学子发放助学金、物品价值共15万余元。
钟桂棠来自武平县永平镇梁山村,在龙岩经商。从2005年开始,钟桂棠领头组织亲朋好友一起形成爱心助学团队,每年出资几万元,亲自到农村筛选出急需资助的学生,坚持每年资助10多名贫困家庭大学新生上学,受助对象为来自特别困难家庭的学生。
这是一个晴朗的秋日。一大早,钟桂棠便早早起床,开车接了三位同行,上高速公路,从龙岩往武平方向疾驶。他要在10点前赶到现场,开展助学活动。
贴钱,又要贴时间……这是规定动作。连续18年了,每年8月底、9月初,钟桂棠都要重复这样的动作:收集特殊家庭学生名单、入户走访、发放助学金……今年他奔波数百公里开展家庭走访,先后到了武平象洞、岩前、湘店、桃溪等乡镇走访了数十户家庭。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钟桂棠说,这是他们爱心助学团队多年以来坚持的原则。
在逐户调查走访的基础上,2020年钟桂棠爱心助学团队确认了18位大学生、7位中学生为助学对象,共为这些助学对象发放助学金和旅行箱等共计价值108000元。2021年共为25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物品共计价值12万余元。
“客家人崇文重教,这是一种传统。”“我们不需要回报,只希望他们完成学业,成为祖国和家乡建设有用的人才……”钟桂棠每年都会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向受助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在1981年的时候高考落榜,复读了一个月,因为交不起68块钱的学费放弃复读,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很遗憾。现在,让你们来圆我的梦想,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学业有成,回报社会、感恩亲人,也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钟桂棠经历丰富,艰辛打拼,有投资失败的沮丧,有资金陷入困境的无奈,当然更有助人完成学业的无限喜悦……
尽管近几年生意艰难,挫折不断,但他依然坚持捐资助学,因为这是他人生的一大信念。
“用爱心的沃土,助希望的青苗茁壮成长。”钟桂棠告诉记者,七八年以前,没几个人知道他在做这件事,靠一己之力,只是杯水车薪,每年资助的贫困学生有限。于是他动员亲属参与到扶贫助学中来。2014年、2015年,他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后,很多同学才知道他捐资助学的善举,加上他中学期间担任过班长,于是不少同学加入他的爱心助学团队,很多亲朋好友也纷纷加入,爱心助学团队不断壮大,一些企业家也慷慨解囊。一人之力不足道,万人之力常有余。2016年爱心助学团队资助100多名贫困学生,当时在武平引起轰动,县领导还专门打电话赞扬他无私奉献的爱心和执着精神。
钟桂棠说,没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也就没有今天的坚持……
通过多年的努力,钟桂棠爱心助学团队的感人善举也感动了周围乡贤,他发动众多慈善企业家参与其中,创建了钟桂棠助学团队助学基金。
目前,参与钟桂棠爱心助学团队助学的企业家遍布北京、江苏、上海、哈尔滨、广东等多省市。到2022年8月底,钟桂棠爱心助学团队资助贫困学生共598人,资助金额达270多万元。其中钟桂棠个人资助贫困大学生143人,贫困中小学生92人,资助金额约106万元。
爱心成就梦想。钟桂棠爱心助学团队用青春的力量,扬起希望的风帆;用真诚的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迄今已经有598多位贫困学生受助,在钟桂棠爱心助学团队的帮助下,部分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上周末,钟桂棠收到很多电话、微信或视频都是受他资助的大学生发来的,有些是今年刚刚踏上大学校园的新生,向他汇报学习情况,这让他感到很欣慰很骄傲。
谈及自己做公益的初衷,钟桂棠表示,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发展贡献一点力量,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幸福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在于奉献、在于感恩。他希望受资助的学生能成才,为国家、社会多作贡献,能回乡创业发展,支援家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