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种得好”也能“卖得火”


□ 莫志强

又是一年农民丰收节。每到此时,我们都会被热闹之景、喜悦之情所环绕,不过,喜庆之余,我们更应想想丰收的背后,想深一层,方能更好迈前一步,夺得来年新丰收。

农民要丰收,首先就得种得好,精选品种,精心管护,才会出精致产品,而好货才能寻得好主,这是前提,也与丰收直接相关。然而,只有种得好,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丰收,只有种得好,还能卖得火,才是真正的丰收,这样的丰收才有实质意义,才是农民需要的。

也就是说,实质性的丰收,必然是要鼓起农民的腰包。但由于农民在视野、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他们大多势单力薄,不管是种还是卖,除了自身努力外,还须靠有效帮扶,并且这种帮扶应是全程的、长期的、深入的,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农林、商务等部门大力支持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

为此,农民丰收,不是豪情壮语式地喊喊、蜻蜓点水般地走走就有的,而是根本上要靠农民自身脚踏实地干出来、相关部门真心实意扶好来、社会各界倾力相助帮起来,切实把农业专家“请进来”,让农副产品“走出去”,使精细的指导服务、精准的市场信息、精心的活动组织贯穿从种到卖的整个“丰收链”,让农民在增收致富的正轨上一路向前。

与“种”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说,“卖”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没有“卖得火”,“种得好”也是枉然,要让农民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激流勇进,就要帮助他们提升全面发展认识、树立品牌包装意识、补足市场营销知识,在“输血”的同时着力帮助“造血”,让农民在政策助力下,增强内生动力,提高综合实力,更加自觉、自信、自主地做好丰收“后半篇文章”,集中火力瞄准不同消费季,通过电商企业、直播平台、大型商超、批发市场等,多渠道开展农产品促销,以优质、实价的精品打入市场,取得全胜。

丰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必须着眼从种到卖,抓住一朝一夕、做好一点一滴,各方合力共为,让农民真正“种得好”,也能“卖得火”,最终结出喜人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