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领袖足迹 续写物华漳平


□漳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以朴实的文风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的点滴故事,生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留下极其珍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为我们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提供了生动教材和鲜活样本。作为八闽大地的一份子,我们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传承宝贵经验,强化使命担当,全力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与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漳平。

一、看齐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局、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着力在“产城人”融合上取得更大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展现出了卓然不凡的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在厦门,他牵头成立了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带队拜访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调研,编制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科学解答了厦门特区怎么发展的问题;在福州,他主持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系统擘画了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发展的精美蓝图。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我们将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高远格局和战略思维,把握《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机遇,围绕“3+N”产业布局,全力推进福建龙钢、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钢铁重工与清洁能源“双核”推进新格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持续推进城市环境更新、功能更新、治理更新,着力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活力新城。

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时代担当,着力在漳台融合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台工作,他推动两岸“三通”,开启“金马供水”工程,创造性提出“以侨引台、以台引台”思路,书写了一段又一段闽台交流佳话。作为对台交流的先行者,漳平也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宝贵足迹,1997年7月,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深入我市永福镇调研,鼓励刚刚落地的台农“要利用这里良好的自然和生态条件,把茶产业做好”。二十五年来,漳平市委、市政府和全体在漳台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握中央台办、省委台港澳办对口支援优势和“农林22条措施”、闽台融合发展“八条措施”等惠台政策机遇,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持续深化漳台产业、社会、情感融合,着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示范样板,漳平台创园连续五年在全国28个国家级台创园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接下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春节前夕对漳平全体台农亲切勉励精神为指引,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加快漳平“台湾特色小镇”建设,培育打造“大陆阿里山党旗红”党建品牌,主动承接江苏昆山、广东东莞等地台商产业转移,持续推进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打造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与在漳台胞一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三、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心系民生的赤诚情怀,着力在改善民生福祉上拿出更实举措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永远的牵挂,时时事事念兹在兹,“人民利益高于天、重于山,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等一句句话语振聋发聩。在福建工作期间,他主动贴近百姓、融入群众,坐得了小板凳,喝得了黑茶杯,坚持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始终以“我将无我”的最高标准,践行“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我们将坚决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优良作风,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扎实推进市民文体中心等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一老一少”问题,全力擦亮“学在漳平”基础教育品牌,着力打造医养结合康养示范基地,扎实推进“平安漳平”建设,让漳平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