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出百姓幸福生活
□ 融媒体记者 张梓睿
近年来,我市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便民利民,提升老百姓幸福感。
口袋公园:家门口休闲的好去处
9日傍晚7时许,在中心城区龙岩大桥小洋海绵口袋公园,有三五市民在遛弯,有市民坐在长椅上聊天,几名孩童正在嬉戏打闹,还有的拖来了音箱,只待人齐就开始跳舞。家住附近的王大爷告诉记者:“我每天早晚都会来这里散散步,累了就和几个老哥们坐着聊聊天。以前没有这个公园,我们只能在路边走,车来车往还是比较危险。这个公园建得好啊!”
像小洋海绵口袋公园这样的口袋公园,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规划建设遵循见缝插“绿”、提质增绿的原则,充分挖掘闲置地、边角地、零星地块等,结合场地现状,建设休闲广场、休憩亭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提高绿地使用功能,虽然面积小,但“五脏俱全”,能因地制宜满足居民直接需求,贴近居民日常生活,在妆点城市的同时,让市民真正享受“推窗见绿、出门赏景、起步闻香”的美好生活。
人行天桥:“神兽们”的安全通道
“天桥当然好啊,省事又安全,尤其是小孩上学要接送,有天桥我就放心多了。”9日,正从中心城区莲南路天马小学人行天桥上穿越马路的陈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如今正值暑假,像天马小学人行天桥这样遍布中心城区各大中小学附近的人行天桥,虽然没有平日里的热闹,但仍为附近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人行天桥建设,尤其注重规划中小学旁人行天桥,中心城市共兴建约30座人行天桥,其中包括南环路北大附属学校人行天桥、龙腾路龙岩教科院附属小学人行天桥、东肖南路龙岩学院人行天桥等,为“神兽们”上下学和市民日常出行提供安全便利,成为城市一道道美丽的生命线、风景线。
交通节点提升改造:让市民出行更畅通安全
罗桥节点改造提升工程自去年7月1日完工以来,大大改善了这一节点“五路一桥”(北环西路、龙川路、双洋路、西安路、龙兴路和老罗桥)的交通拥堵问题,如今的罗桥节点,高架桥上车辆快速通行,高架桥下车辆按规行驶、井然有序,人行天桥上行人稳步通过,一改改造前车人交织,又因众多路口相交而极易拥堵的窘境。
位于中心城区南城的黉门桥,始建于1984年,1995年桥面拓宽至28.3米,因投用年代久远,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曾被列为D级危桥,加之车行道路面偏窄,已满足不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如今,改造完成后的黉门桥,桥面拓宽至38米,双向八车道,还配备了下穿栈桥,实现了人车分流,使得市民出行更畅通和安全。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岩城市民的出行需求日益增长,而老城区不少交通节点因年代久远而存在易拥堵的难题,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交通节点的提升改造工程,让百姓便捷出行、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