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落实 兵团式推进
永定构建“1339”作战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
□ 通讯员 刘永良
“今年来,永定区按照省委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和市委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机制要求,构建‘1339’兵团式作战体系,促进永定老区高质量发展。”8月4日,永定区委书记李强在发布会上介绍说。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公布了《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这是在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的关键时刻,党和国家送来的‘政策红利’。”李强说,永定区把贯彻落实《建设方案》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保持冲劲、闯劲、韧劲,打起“赶考”的精气神,奋力加快“重振永定雄风、再创永定辉煌”历史进程。
“说一千、道一万,落实最关键。”永定区委迅速成立领导机构,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并常态化“上省赴京”对接。迅速、主动与广州市对接对口合作事宜,建立沟通交流机制,重点在产业和教育、卫生、旅游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目前,已谋划重大储备项目24个、事项12项,已对接事项38项,落实完成7项,到位资金1610万元。
同时,永定区创新实施“项目化落实、兵团式推进”工作机制,构建“1339”兵团式作战体系,紧盯打赢永定老区高质量发展建设战役这1个总目标,推进“龙岩高品质新城拓展区、高素质产业崛起区、高颜值全域旅游区”3条行军路线,组建“高品质城市建设、高素质产业发展、高颜值文旅兴区”3大兵团,分设城区建设、高坎新城建设;建材产业、数字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制衣产业、建筑产业;文旅康养、乡村振兴等9个分团,按照“一个团一名团长、一个团队、一批项目、一个方案、一抓到底”模式,聚力攻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
永定区把建立兵团式推进工作机制作为“提”的着力点,把全面推动项目谋划、招商引资、项目开竣工、规上限上企业培育、产业产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等目标任务的落实作为“效”的落脚点。按照“兵团每月一协调、指挥部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点评、活动成效年终总考评”方式,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指标任务未按进度完成的分团,分团长或作表态发言、或受到会议通报、或接受提醒函或约谈。
为及时协调解决重点产业发展、重点企业培育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永定区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服务,强化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中开展一线干部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优先选拔任用,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各项工作纳入区“大督查大落实”重点督查内容,纳入区对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绩效管理考评内容,对牵头单位工作落实不力的,予以严肃问责。
今年上半年,永定区2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33亿元、占计划62.15%,开工、竣工项目数均排名全市第一。同时,永定区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强化资金保障,争取政策性银行授信20.5亿元,到位专项债资金11.4亿元,成功争取省政府一次性财力补助5000万元;历史遗留废弃煤矿连片生态修复项目获中央专项补助3亿元。
为培育打造发展新动能,永定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二次创业”的关键抓手,深入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永定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厚植优势、蓄积动能。上半年,10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7亿元,占年度计划38.86%;2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33亿元,占年度计划62.15%;40个区“重中之重”项目完成投资25.78亿元,占年度计划41.09%。
吃透政策谋项目。抢抓对口支援和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以国务院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为重点,重点策划一批纵向延伸、横向配套的建链、补链、强链产业项目。上半年完成市谋划任务的53.85%,项目转化落地率57.14%。
强力招商引项目。深入开展“千人百团”招商引资大行动和“一季一签约”活动,完善招商引资考评办法,“一把手”带头抓招商,“线上”“线下”齐发力,上半年完成洽谈储备项目157个、总投资503.8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5个;新签约项目3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
用心服务建项目。建立一个重点项目一个专班机制,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五比一看”竞赛活动取得成效。2021年“五个一批”项目二、三季度连续获省市正向激励。今年上半年累计开竣工项目57个、总投资113.74亿元,其中,招商引资类项目新开工21个、新竣工11个。深入开展“要素服务保障年”活动,上半年完成林地报批677.511亩、征地3030.7亩、房屋拆迁9.24万平方米,13个项目实现净地交付;出台园区用工就业优惠政策,落实援企稳岗、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和实施缓缴企业社会保险政策,有效缓解了部分企业缺工、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帮助园区企业解决用工625人次;为277家企业提供4.49亿元纾困专项贷款支持。
推动共建共享。持续做精做美城市会客厅,10个城建重中之重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占年度计划51.5%。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99个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完成投资58.98%,6个“两治一拆”整治任务村通过市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