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公安局拱桥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创新“三桥”共筑 护航乡村振兴
□通讯员 张春波 陈炳河 王占鑫
近年来,漳平市公安局拱桥派出所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实施“一村一警1+3”镇村网格治理模式,从聚力“防范”“整治”“打击”、搭建“连心桥”听民意、打响“荷塘月色”品牌三个方面,将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以“拱桥”为架构的新型“连心桥”走好新时代“枫桥”之路的“三桥”共筑新品牌,护航乡村振兴。
8月1日,笔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所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获漳平市公安局年终综合考评优胜单位2次。
聚力“防范”“整治”“打击”
创新警务保障民生
“我们矿区物品被盗了!”去年10月,中界石笋坑煤矿罗山采区报警称,矿区内矿车轮、导向轮等物品被盗。接到报警后,拱桥派出所民警立即前往现场,通过认真分析研判,民警很快将犯罪嫌疑人邓某烽锁定并主动出击将其抓获。
针对辖区矿山企业较多、人员复杂的情况,拱桥派出所创新警务模式,采取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的方式。该所运用智能“WiFi”采集小程序功能,房屋和人口管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同综治网格工作相结合,每个村(矿企)组建“1+3”暨“1名民警+1名辅警+1名村(居)干部+1名志愿者”组成最小信息采集单元;打造和升级8个村居警务室、11个警务工作微信群,每个家庭至少一名成员加入村(企)微信群;民警还逐一走访矿山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同时,该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健全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针对持续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入推进“全民攻坚”行动。做到警情日日清、行政案件月月结、初信初访快清零。派出所还不断完善“交通违法天天查、基层基础周访查、治安隐患月巡查”的工作机制,保障民生。
搭建“连心桥”听民意
多元调解矛盾纠纷
为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安全隐患消弭在未发时,“一村一警1+3”形成镇村网格治理模式,服务保障落在第一线。“小事话家常、有事坐着谈、大事法律扛”,促进矛盾纠纷化解。
2019年7月4日,拱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上界村陈家两兄弟因为一条道路的归属和使用问题,引发纠纷并发生肢体冲突,请求民警帮助。到现场了解情况后,民警利用晚上时间多次上门,充分利用村干部及双方亲戚志愿者帮忙做工作。经过派出所和村里协调,由村里重新开辟一条小道出来供兄弟俩出入的方式,最终陈氏兄弟解开心结,握手言和。
“群众工作其实也不难,只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真心、多一点诚心,他们就会对公安工作信任、理解、支持。”8月1日,拱桥派出所所长陈永锋说。
针对百姓身边的“堵点、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在“一村一警1+3”镇村网格治理模式的深入了解、广泛收集、认真倾听下和派出所监督、跟进、协调下一一得到解决,在拱桥派出所民警与百姓之间搭建了一座联系沟通的“连心桥”,有效地收集群众呼声、汇聚群众智慧、回应群众期盼,逐步建立健全多元调解机制,规范调解方式。近三年,该所共排查纠纷289起并全部成功化解。
打响“荷塘月色”品牌
护航乡村振兴发展
“小朋友,不要在小溪里嬉戏打闹哦,要注意安全!”进入暑期,拱桥派出所民辅警经常提醒在“荷塘月色”景区周边游玩的学生及游客注意安全。
2014年,上界村建立了“党员莲子核心社”,成立“漳平市拱桥蕉山莲子专业合作社”。每年盛夏时节,荷花满塘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来上界村赏花打卡,截至目前,接待游客人数达40万人次,成功打响“荷塘月色”农业观光品牌。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护航“荷塘月色”农业观光品牌平稳发展,拱桥派出所民警辅警每年在这个季节都会主动作为,发挥“一村一警1+3”镇村网格治理模式的优势,增加巡逻警力。
为助力中界村“荷塘月色”农业观光品牌,加快推进镇域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拱桥派出所高度重视打击假劣农资违法犯罪。在每年种植荷花季节,该所会组织民警深入各营销网点进行突击检查,开展种子、农药、化肥大检查,拉开了春季农资打假行动的序幕。该所努力让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协助“漳平市拱桥蕉山莲子专业合作社”把好荷花苗的进货渠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确保春耕备耕农业生产安全进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