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更广、时限更长、优惠政策力度更大,6月10日起,我市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再扩大——

精准支持保民生 助企纾困暖人心


□ 融媒体记者 傅晓君 通讯员 谢倩倩 实习生 林煜川 李其远

企业稳,则岗位稳。为了稳岗促就业,近期,人社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知,扩大对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延长缓缴期限,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促使企业各项政策速享尽享。政策具体是怎样规定的?我市落实情况如何?7月5日,记者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了解。

扩大缓缴范围 帮助企业度困

日前,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按照省人社厅最新发布的社保费缓缴政策,市人社局在前期已将餐饮、旅游等5个特困行业纳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以下简称“三项社保费”)缓缴的基础上,又将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17个行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缓缴范围。

原5个特困行业: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行业。

17个扩围行业困难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社会工作;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2022年申请缓缴前出现1个月以上(含1个月)亏损的困难企业。

中小微企业:2022年被列入疫情中高风险区以及被纳入封控管控防范区等封闭管理区,且2022年申请缓缴前出现1个月以上(含1个月)亏损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参照执行。

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缴纳费款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2022年未缴费月度可于2023年底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在2023年当地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延长缓缴期限 免收滞纳金

5个特困行业: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延长至2022年年底。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

17个缓缴扩围行业: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为2022年6月至12月,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为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

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保费缓缴期限为2022年6月至12月。

在实施期限内,企业可申请不同期限的缓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前期已申请办理缓缴的企业延长缓缴期限如何处理?原已申请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可再申请费款所属期为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的缓缴。

补缴时间需牢记

养老保险费:补缴时间不晚于2023年5月底。

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5个特困行业补缴时间不晚于2023年4月底(缓缴月份顺延的,补缴时间相应顺延);17个缓缴扩围行业补缴时间不晚于2023年6月底;中小微企业补缴时间不晚于2023年1月底。

提高稳岗返比 发放扩岗补助

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将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年底。

拓宽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受益范围:由出现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中小微企业扩大至该地区的所有参保企业;对未出现中高风险疫情的地区,可将补助范围拓展至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和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行业企业,实施条件为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一定时段同比下降达到一定比例的参保企业,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年底。

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不重复享受,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年底。

缓缴期间职工个人权益不受影响

市人社局提醒,此次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重点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缓缴的是企业单位缴费部分,个人缴费部分企业仍应代扣代缴,职工个人权益不会因此受影响。申请缓缴的单位必须在系统内按月核定社保费。

缴期限内,职工申领养老保险待遇、办理关系转移等业务,企业应为其补齐缓缴的养老保险费。

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办理减员前缴纳缓缴的费款。缓缴的企业出现注销等情形的,应在注销前缴纳缓缴的费款。

缓缴失业保险费不影响企业享受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稳岗返还政策、不影响参保职工享受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不影响参保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金或失业补助金等相关待遇。缓缴工伤保险费不影响企业享受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和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企业申报应出具符合条件的书面承诺,行业类型由企业申报时自行勾选,社保经办机构审核确认是否属于5个特困行业或17个缓缴扩围行业。除旅游业外,原则上以福建全国统筹信息系统中登记的行业类型为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与信息系统登记的行业类别不符的,也可以根据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进行认定。

缓缴社会保险费坚持自愿原则,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缓缴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费。

据悉,此次社保费缓缴政策惠企纾困范围更广、社保缓缴时限更长、优惠政策力度更大。截至7月5日,全市共有15家企业,500名职工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金额约为74.0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