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早安排、早落实成立由检察院、公安局、法院、教育局、民政局等14个部门组成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联盟:

探索“1+2+3”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方法


□ 通讯员 邱晓丽 兰为金

“今天听了‘让爱点亮家庭教育’讲座后,我才意识到之前自己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

“难怪我和孩子沟通起来经常不顺畅,也助长了孩子的叛逆之心。”

……

4月25日,武平县家庭教育指导站成立揭牌,并开展首期“让爱点亮家庭教育”讲座和体验活动,参与此活动的父母们昨日接受笔者采访时谈起此事仍感慨不已。

据了解,家庭教育指导站由武平县检察院、县委文明办、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等七家单位共同创建,并签订了《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引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聘任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春蕾移动幸福家”巡回团队,旨在改善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据悉,这是武平县推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武平县立足预防和保护的职能定位,创造性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率先从“一个联盟、两支队伍、三项机制”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1+2+3”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方法,取得明显成效。

“一个联盟”作引领

武平早安排、早落实在全市率先成立由检察院、公安局、法院、教育局、民政局等14个部门组成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联盟,通过“一个联盟”引领,建立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新体系。比如,在县检察院设专门办公地点和“12309”保护热线,定期召开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联盟联席会议,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制订项目化推进清单,明确阶段性目标、牵头部门、责任部门等内容,形成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合力。

同时,出台《武平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八项机制》,确立教职工入职审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等八项机制,对全县75所中小学、15家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开展校园安全、侵害预防等24项内容专项督导,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细落实。目前全县共开展入职查询825人次,其中发现问题人员13人。

“两支队伍”增合力

为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安全网,武平启动全市首个“春蕾关爱计划”,由检察官、基层妇联干部、社区工作者、小学(幼儿园)教师等117人组建“春蕾安全员”队伍,主动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司法、教育、医疗、临时安置、监护权确认等全方位保护,构建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春蕾儿童保障格局,目前进行常规走访152次,建档观护118人。

为让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武平成立“向日葵”宣讲团。采取“线上+线下”普法模式相结合,深入全县54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法治巡讲6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近2万人,实现了法治宣讲全覆盖。

“三项机制”强保障

“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防护墙,建立常态化预防普法机制、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社会化管护帮教机制缺一不可。”据武平县委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武平建立5个未成年人(青少年)法治宣传阵地,开展“法训合一”线下移动课堂活动,举办60余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搭建检校合作平合,与9所学校共同创建“法治教育示范校”;开展线上“法治进校园”,推出6期原创青少年战“疫”法治系列节目《明明来了》,向全县4万余名中小学生及家长集中推送,累计观看量突破10万;成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向日葵”工作站,对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一次性调查询问”、人身检查、医疗救治、心理疏导及司法救助等“一站式”司法保护;搭建以检察机关为龙头,以社工、企业、学校、社区帮教基地为平台的“一龙头四平台多联动”帮教模式等,为更全面深入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武平对此持续探索,从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