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带出致富路


□通讯员 陈天长 刘智松 刘方琦

4月25日,春夏之交,气温转热。长汀县童坊镇刘陈村,近千亩烤烟由青转黄,村民们忙着在烟田采摘烟叶。在陈屋红合烤房群,金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兴敏,忙着指导农民用夹烟机夹烟叶,进烤房,烘烤2022年第一烤烟叶。

2019年9月,在龙岩市场包工地、搞建材的邱兴敏,放弃一年20余万元收入,回到家乡刘陈村创业。传承了30多年的家族种植烤烟的历史,拾起传统优势产业——种烟。他想,种烟不愁销,只愁质量不好。于是,他一返乡就主动联系烟草公司了解种烟政策,积极参加“龙岩市烟草公司职业农民烟叶烘烤师”培训,向有经验的烟农学习烤烟种植、烘烤技术,立马从乡亲们流转抛荒农田150亩,成为童坊镇全镇种植烤烟面积最大的种烟大户。

“烤烟种植,不能只追求规模和数量,更要在烟叶质量上下功夫。”邱兴敏是这样说的。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烤”。为此邱兴敏主动向烟草公司争取烘烤设备改造项目,投入资金修建完善标准化、无污染、生物燃料、金属散热器一体的烤烟房10栋,实现传统煤炭烤烟向无污染、绿色环保生物质颗粒烤烟的“升级模式”。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升温快、稳温强的特点,有效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烟叶产值,实现了品质和收益“双提升”。在烟草站的支持下,他又在全镇率先使用5台“夹烟机”,即过去由手工绑扎烟叶上烤,改为机械夹烟叶上烤,省工省力省时。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邱兴敏种烟第一年,采取“早季烟、晚制种”模式,取得成功,种烟收入达61万元,加上制种,一年下来70余万元。

“自己富不忘众乡亲”,邱兴敏想到自己是党员,要走党建引领的路子。他创立了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联合周边的种烟大户,成立金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让更多乡亲加入合作社,为他们提供烤烟种植、烘烤技术,提供烤烟房,让乡亲们共同走上“金叶致富路”。如今,金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有刘陈、大埔、彭坊、赖屋、胡岭等5个行政村111户农民参加,种植面积1800多亩,早季种烟、晚季1500亩水稻制种等,成为童坊镇种植烤烟面积规模最大的合作社。

“金叶”带出致富路。邱兴敏不仅勤劳,科学种烟致富,而且带动111户社员种烟致富。如村民陈顺生,入社前种烟45亩,用煤炭烤烟,两个烤房忙不过。为了控制好烤烟温度,还一天到晚都守在烤房,白天晚上加煤,身上都是煤炭渣,黑乎乎的。在合作社带领下实施技改后,自己种烟60亩,还负责11座烤房烘烤,不要从早到晚守着,收入也大大增加。

邱兴敏在合作社成立“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组建了政策宣传、烟叶种植、水稻制种、技术推广等8支志愿服务队,每个志愿队由1个党员担任队长,同时为22名脱贫户、低保户等提供就业岗位,每户均增收8000元。如桥头组村民邓林芳,为合作社种烟打工,年收入1万余元,自己种烟6亩烟田,一年种烟收入1.8万元,两项合计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