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峰下新“领头雁”


□ 通讯员 陈天长 刘智松 黎文涛

“谷雨”时节,在长汀县八宝峰风景区下的庵杰乡黄坑村,竹林吐翠,茶叶青青。溪边30亩木通瓜结出了紫果,村部对面的78亩脐橙,绽放着白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曹凯烨和村班子在忙着制茶、包装。他高兴地说,依靠上届班子打下的基础,到目前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全年可望达到80万元。

今年30岁的曹凯烨,在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时就入了党,毕业后到广东中山市创业,搞了7年的对外贸易,年薪已有23万元。去年换届选举,前任村党支书因年龄原因退下来。曹凯烨放弃高薪毅然返乡创业,当选为新一届的村党支书、村主任。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前辈创业,后辈奋进。曹凯烨介绍,村集体经济有三种类型:一是稳健型,即光伏发电项目、医疗器械产业园50万元投资、生态公益林管理资金,三项合计年收入15万元。二是增收型,有2300亩竹山、30亩木通瓜、78亩脐橙。三是潜力型,22亩茶园基地,年产茶750公斤,预计收入10万元。

曹凯烨真抓实干,带领村干部把竹山、通瓜、脐橙、茶园等一项项管理好。如竹山采伐,去年12月贴出招标公告,今年有1400亩竹山要砍伐,结果一开标,竹价一吨从238元提升到326.5元,一吨增加收入88.5元,预计产量1200吨,村集体将增收40万元。还有22亩茶园,制出的金观音茶,市场价每公斤300元。曹凯烨发挥在广东的人脉资源优势,进行品牌推广提升品质。30亩木通瓜今年可以出产,预计亩产1500公斤,收入15万元;78亩脐橙3700株,今年可以试产。曹凯烨说起产业来,信心十足。

曹凯烨继承村老班子的优良传统,村集体拿出5万多元给村民办理大病统筹。村民聂某某、郑某某患重病,他和村里帮助他们争取乡临时救助,村给予他们各3000元的大病统筹。他大力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为70多栋房屋进行粉刷,改造旱厕55座,新建27座,拆除36座,全村旱厕全部完成改造。在全村各村民小组投放了20个垃圾桶,开展路灯维修、道路清障。村里安排贫困户到村办集体企业务工,其中长期固定工7个,每人每年收入2万元,还招收贫困户为临时工,村集体一年支付工资20多万元。

目前,曹凯烨还经办、承包庵杰乡电子商务中心,把家乡龙门三宝红茶、莲子、竹笋以及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出去,打响庵杰农副土特产品的品牌,为乡亲们增收致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