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金砂派出所:守正创新打造“枫桥”红色小镇


□ 通讯员 张春波 黄金霞 王占鑫

永定区金砂镇作为福建省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诞生地,这里是“永定暴动”的策源地,土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交通线”大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留下过光辉的一页。

近年来,龙岩市公安局永定分局金砂派出所扎根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依托金谷寺(“永定暴动”旧址)、张鼎丞故居等红色资源,延续革命精神,全力守护红色小镇,成为新时代服务人民的践行者。

4月19日,笔者了解到,2020年至2021年龙岩市平安“三率”测评中,金砂镇群众满意率、群众安全感均居全市前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21年,金砂派出所荣立集体三等功。

汲取精神伟力 赓续红色血脉

2月7日,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金砂派出所便组织全体党员民警重走红色路线,大家认真聆听革命历史、先烈事迹,追忆革命历程,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礼。

“1928年6月29日,永定暴动正式打响,拉开了福建农民武装总暴动的序幕……”从永定暴动遗址到金砂公学、张鼎丞故居、金谷寺……一路走来,所长卢威都细细诉说着其背后的革命故事。

自建所以来,该所薪火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借力红色资源,践行“枫桥经验”,坚守为民初心,让优良传统在全所民警辅警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现场教学点,每年在这个小镇举办的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现场教学等活动不少,去年以来,金砂派出所实现40余场安保活动“零失误”“零差错”。

汇聚打防合力 守护红色热土

随着“红色小镇”建设的推进,沿街的店铺重装开业,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游客纷至沓来。

为进一步打造安全、和谐的平安“红色小镇”,金砂派出所以提升防范能力为核心,采取有警出警、无警巡逻模式,对重点部位和区域灵活管控,做到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成立由民警、辅警、网格员、“红土义警”等组成的专业联防队伍,强化治安巡防,合力联动,做好打防并重的同时,开展一系列“破小案、压发案”行动,对危害社会治安的顽疾坚持“露头就打、从严处理、决不手软”,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有效震慑辖区违法犯罪活动,2021年辖区盗窃案件破案率100%、小案快侦率达200%。

3月16日上午,邱某向派出所报警称,早上发现自家养的鸭子少了10只,怀疑是昨夜被偷了,损失约1500元。小案连着民心,破案关乎民生,民警立即前往现场展开调查。现场脚印凌乱,鸭棚有明显被破坏痕迹,确定鸭子是被盗无疑。

现场没有监控,民警就扩大范围,调取周边监控视频逐一排查;现场没有目击证人,民警就逐一走访周边群众,排查可疑人员。终于,在永定分局刑侦大队的支持下,民警很快锁定嫌疑人,并于次日下午在坎市镇成功将盗窃嫌疑人赖某抓获,为邱某挽回损失。

真情为民服务 推行红色警务

“邱莲、邱莲……”焦急的呼喊声在夜空里回荡。今年1月4日晚,金砂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其嫂子邱莲在下金村后山走失,至今未归。

据了解,走失的邱莲已76岁且左眼失明,入夜的山林里气温降得很快,面对未知的危险,民警一刻都不敢耽误,立即组织熟悉地形的村民及蓝天救援队队员带上了照明等装备就上了山。进山不久,民警便在一棵树上发现了挂着的两件外套和附近摆放的两袋松木叶,可是周边搜寻了一圈也不见邱莲踪影。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深夜的山林里,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气温下降至2℃,又冷又困,个别村民打了退堂鼓,私下议论着干脆等天亮了再找吧。

“乡亲们,我们都有父母,邱莲年纪大眼睛又有残疾,还有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找到人,恐怕要出意外,这么冷的天老人家怕是扛不住,大伙再坚持坚持。”民警鼓励着村民。

稍作休整后,民警继续带领着村民与救援队分组行动,在山林里加快穿行,分片搜寻。

搜寻工作一直持续到天亮,一夜未眠的救援人员脚步不停,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在山另一边的一个山坳里成功找到了正熟睡着的邱莲。看到安然无恙的邱莲,家属激动得相拥而泣。

而这,正是金砂派出所倾情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