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聚焦建筑行业,建议:
推进转型升级 促进规范发展
□ 记者 刘菲菲 刘玉荣 通讯员 赖文光
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推动城市面貌、人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来自建筑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市政协委员纷纷为行业“代言”,聚焦改变粗放生产模式,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等问题,促进建筑行业高质量稳定发展。本期,记者将围绕“建筑行业”相关提案进行报道。
3月1日,记者从市政协提案委了解到,市政协委员钟亦兴和张旭东分别提出了《关于倡导装配式施工模式,开展“创建绿色建筑”行动的建议》和《关于我市进一步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建议》。两份提案一致认为相对于传统的现浇建造方式,装配式施工模式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物料浪费,也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扬尘、噪音等施工污染及其他建筑垃圾。近几年,我市高度重视发展新型建造方式,积极引导推行建筑工业化,推广新型建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传统现浇的建造方式仍占主导地位,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扬尘和噪声环境污染严重仍是制约我市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他们建议从政策引导、产业扶持及奖励措施等方面着手,在我市大力倡导装配式施工模式,全面提升建筑行业发展水平。
市工商联也集体提出《关于加快出台我市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实施细则的建议》,认为预拌砂浆是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资源再利用等优良性能。虽然我市经过多年的推广,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场搅拌仍较普遍,无法达到“禁现”目的。提案阐述了使用预拌砂浆的意义、目前我市预拌砂浆的发展和使用情况等。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宣传,提高应用预拌砂浆的自觉性;尽快出台相关配套细则,明确部门职能,分阶段、分区域实现“禁现”目标;鼓励市、区政府重点工程带头使用预拌砂浆,发挥示范作用;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加大对预拌砂浆行业的扶持力度,促进该项产业成熟发展。
致公党龙岩市委员会也十分关注我市机制砂行业的健康发展问题。机制砂行业的快速发展、过度建设,产量供过于求,导致了环境污染等各种资源、生态、社会问题的产生。因此,市政协委员们建议针对当前机制砂行业发展存在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市场供求不平衡等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在厘清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走访调查,摸清企业真实生产和市场供给情况,引导机制砂行业规范发展,形成供需平衡、有序高效的发展格局;要严守环保红线,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鼓励制砂企业对废矿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以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砂生产企业要坚持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不同需求,促进机制砂行业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型、绿色型,切实推动机制砂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们表示,建筑行业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建筑行业的短板依然存在,未来重点聚焦改变粗放生产模式,减少钢材、水泥、水资源浪费,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减缓或消除低层次恶性竞争等方面的问题,更好地推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本系列约5篇,此为首篇,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