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寿:不一般的养鸽专业户
□ 通讯员 陈天长
最近,对鑫富申农牧有限公司的刘福寿来说,可以说是三喜临门:一是参加中组部、国家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班荣获“优秀学员”称号;二是他申请的“一种基于鸽子喂养用快速除味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三是他的亿品鸽庄正式开张,实现了一二三产的融合。
1月20日,笔者来到鑫富申农牧有限公司采访。说起鸽子,刘福寿津津乐道。这位来自长汀县大同镇东埔村的农民,16年前前往台湾的台中县,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精致农业。5年后返回家乡,在大同镇郑坊村五组叉坑哩租赁15亩山场,开始了他的养鸽事业。为什么养鸽呢?老刘是经过了一番市场调查的。他说,鸽子营养价值高,社会上有“一鸽胜九鸡”之说。在当地,鸽子规模养殖是几乎空白。所以他选中郑坊村叉坑哩,四面环山,水质好,无污染。然后,他从台湾引进600对白羽王鸽蛋,又从福州引进霸王鸽实施繁殖。经历五年时间,形成了种鸽一万对,年出笼18万头,年产值360万元的养殖规模。
一家养殖太孤单,带动大家养殖,才能形成集群效应。前两年,刘福寿实施“肉鸽”养殖激励扶贫项目,带动全镇107户贫困户养鸽脱贫,其中70多户有能力养殖的,老刘提供鸽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还有30户无能力养殖的,刘福寿则采取代养方式。107户贫困户养鸽脱掉了贫困帽,形成了养鸽10700对的规模。同时,刘福寿积极帮助和带动省内外群众走上养鸽致富路。其中有12户形成了户均种鸽1600多对共2万余对的养殖规模。这些专业户远至浙江、江西、湖北,近至邻县的武平、连城等县。在鑫富申鸽场,笔者见到老刘带出来的徒弟丘廷清,他如今仅种鸽就达2000对,月出笼3000只鸽子,年出笼3.6万只,年产值72万元。这不,他还带了东埔村一位小刘前来现场参观、拜师学艺呢。
刘福寿养鸽,讲究科学。2020年9月1日,鑫富申鸽业拿到了福建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老刘还积极钻研,成功研发出一种装置。2021年10月1日,他的“一种基于鸽子喂养用快速除味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特地在现场演示,果然消除臭味。在每架鸽笼上,都有一张登记卡,登记下蛋日期、受精率、出雏率、出栏率,对那些产量低、受精率低的,不会带雏的,就实行淘汰,用后备种鸽补充。老刘说,这样实行品质循环,确保鸽子的品质优良。
如何拓展鸽子销路?刘福寿采取一二三产融合路子。去年他探索鸽子真空包装、冰鲜冷藏技术,通过电商物流,主要销往北上广。同时,他的爱人刘水秀,花了五六万元,特地到广州学习鸽子宴的烹调制作,去年11月在闽赣商业城开了家亿品鸽庄。如今,西洋参炖鸽、盐焗鸽等已成为其店里的招牌菜,越来越多的食客慕名前往品尝,成为汀州美食的一个新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