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发挥主体作用 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篇章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之四
□ 傅加斌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也是实现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推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人大代表主体地位,加强代表能力建设,完善代表工作机制,搭建代表履职平台,丰富代表活动内容,激发代表履职活力,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篇章。
搭建平台 丰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载体
2021年的“代表联系月”,全市共有7251名各级人大代表参加走访联系,联系代表、选民和群众3万余人,参与联系走访的代表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1%。
2017年,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建立“三联一述”代表工作机制,把每年8月份定为“代表联系月”,制度化开展人大代表走访联系活动。“三联一述”活动要求,市级人大代表联系县级人大基层代表,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本级人大代表,县(市、区)人大代表联系原选区部分选民;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每年安排10%至15%的县级人大代表回原选区述职,有条件的可以扩大到乡镇一级人大代表。
2018年,按照“就近编组、便于组织、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新罗区街道所属的各级人大代表进行综合编组,组建了7个街道人大代表综合组;按专业和领域,对我市的部分省、市人大代表进行编组,组建了农业与农村工作专业小组、教育专业小组;推动实现乡镇人大代表工作室全覆盖,促进代表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代表活动阵地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五年来,“三联一述”活动持续走深走实,成为我市代表工作的亮丽“名片”;全覆盖的乡镇人大代表活动室,成为群众身边的“连心桥”,一个个代表履职平台,已经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载体。
创新模式 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效
2018年11月30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启动按月抵冲住房公积金还贷的建议,满意49票,基本满意7票,综合评定为满意……”这是龙岩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10件重点建议办理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56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和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组成测评人员。10件重点建议办理工作,7件获得满意、3件获得基本满意。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建议办理作为发挥代表作用的重点工作,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创新和完善代表建议交办和办理工作机制,每年选取10件重点建议由市政府领导领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2020年,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在福建省率先推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督办代表建议制度,建立了“1030”建议办理机制,在每年10件重点建议由市政府领导领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的基础上,选取30件代表建议由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领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督办。
在代表建议办理方面,市五届人大常委会采取“上门跟办、现场督办、满意度测评”等全链条办理方式,督促承办单位“面对面”与代表沟通,邀请代表参与建议办理等方式,开展重点督办建议满意度测评,增强建议办理“硬约束”,推动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量。
同时,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培训,先后组织初任培训、履职培训,做到全员覆盖,有效提升代表的综合素质和依法履职能力。制定《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的十二条措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立常委会定期研究代表工作、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等制度。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履职宣传,每周在市级主流媒体常态化开展“代表履职进行时”宣传报道。五年来,共宣传报道了213位基层代表的履职情况,既反映了代表履职成效,又促进了代表依法履职。完善代表履职服务网络平台建设,运用“互联网+”模式和代表履职APP,提高代表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强代表履职监督管理,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展现出新时代人大代表新风采。章联生代表荣获全国“2019年度法治人物”,吴哲彦、温晓红等九名代表在省人大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活动中荣获“履职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