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柱国第”古厝,“白如霜”风范

图为镶嵌在“柱国第”外大门的麒麟石刻图案之一。
□ 陈健 文/图
龙岩一中南大门西侧,有一座老旧的民居,称为“柱国第”,是明朝司徒石应岳的宅第。
石应岳,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生,龙岩城所内坊人,其先世以武功袭龙岩所百户。明隆庆五年(1571年)石应岳举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进礼科都给事中,后擢长南太仆,晋应天府尹,改顺天府尹,擢兵部侍郎,招入户部侍郎,“复召为司徒”,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去世,皇帝赠予户部尚书,恩赐祭葬。循明朝恤典,荫儿子石维砺、长孙石蕴璞为户部尚书。于是有了龙岩“石氏柱国第,一门三尚书”之流传。
柱国第之“柱国”,是指国家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柱国第就是高级(官员)军队统帅的门第。石应岳官居“司徒”。司徒是古代朝廷“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一,地位崇高。由此可见,作为官宦宅第的柱国第,也曾风光无限。
穿过喧嚣大街,跨进巷道。巷子逼仄拥挤,屋舍低矮故旧。巷西侧鳞次栉比排列着一座座土木结构的老宅,柱国第能奇迹般的遗存下来,不得不说其生命力之“顽强”。
柱国第,坐西朝东,土木平房,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柱国第,并没有想象中的豪华气派,细观其大门,门柱、门扇均为木质,因岁月久远,皮层剥落,已失去往昔之厚重气派;大门左右两侧之砖墙,分别镶嵌着高90多厘米、宽180多厘米的青石浮雕,图案以麒麟为主,配与祥云、奇花、香草等造型,构图简括自然,活灵活现,虽历500余载岁月沧桑,却依然清晰如故、栩栩如生,可见其材质之精良,雕技之精湛。麒麟为瑞兽,盖其能予人们带来祥瑞、太平之兆,被用来比喻人才杰出,品德高尚,地位崇高。
进入大门,依次是门厅(下厅)、天井、正厅(上厅);正厅面阔3间,进深5米,通高6米,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正厅已用铁栅栏隔开不得入内,伫立在正厅“虎口”前,凝神厅堂,不禁感慨:斯人已去,时节如流,唯有这高大、宏阔的正厅,诉说着曾经的大气、体面。
明朝时期,京城地区有“总宪清似水,京兆白如霜”的民谣,此歌谣流传甚广,深入人心。其所指的就是名满天下的海瑞和龙岩人石应岳。
“白如霜”,喻人之心志洁白无瑕,品格高尚典雅,性格坚强坚毅,作风清纯朴素,为人落落大方,极具风范。
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石应岳任职于户部。其时他入仕为官仅两年,正值万历皇帝即位。皇上当即下诏令提取户部和光禄寺国库银共20万两用于庆典,石应岳连上三疏加以谏诤,“公矍然曰,部寺积贮,以佐军国,非为内供也。”
过了几天,皇宫中主管衣饰的尚衣监崔敏奏买珍宝等供后妃享用,万历皇帝已经准奏,石应岳“又上端好尚停取用力诤之”,进谏言直,直接干预。明知“犯上”,石应岳却只想着江山社稷、国家至上,全然不惜自己的身家性命,据理力争。刚好斯时遇到天象变异等客观原因,终于让万历皇帝不得不有所收敛,勉强接受了石应岳的劝谏。
后来,石应岳晋升应天府尹(正三品)时,正好与同在应天府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海瑞性情相投,交往密切。他们共同维护国家利益,不畏权贵,互相配合,严惩贪官污吏,让那些“墨吏望风解绶”,广大老百姓却拍手称快,石应岳也因此留下了“白如霜”的美赞。
石应岳为官期间,廉洁清正,两袖清风,光明磊落。然而,因其刚直不阿,得罪了权贵,以至于受人弹劾。后又“复召为司徒”,石应岳却以母亲“春秋高,再疏乞终养”得到皇上恩准,回故乡闲居。史书记载:石应岳“奉身俭约,历官中外数十载,贫如初”,辞官回乡时,只有几担书籍伴他而归。去世时,更是“家甚贫,其持身在丰啬之外矣”,唯留所著《石司徒奏议》《石司徒文集》各卷刻行于世。
石应岳胸中蕴涵如此从容气度、浩浩正气、高尚风范,与其良好的家风和母亲的谆谆教诲密切相关。石应岳母亲林氏出生于名门,祖父是浙江参政林瑜,其个人品质优秀,教子有方,即使石应岳入仕为官后,母亲林氏依然提醒告诫儿子“儿辈服官,各宜有积,积金耶?积德耶?金者近,德者远。”告诫、教育儿子为官时,一定要留下一些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是金银财宝呢?还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呢?如果留下的是金银财宝,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定会缺失、远离而去。石母的这种思想境界如此高尚,得到海瑞的盛赞:“圣善,日持清慎勤三字”,才有儿子“官绩日茂,官誉日高。”宰相赵用贤更是称赞石母“始终依其廉俭,朝晡食不兼簋,翟冠褕衣,屏不以御”。在母亲的教诲和良好家风的熏陶下,石应岳为官清正廉洁,从不接受他人无理由的馈赠,洁身自好,勤于政务,爱民如子,深得人心,为世人留下“白如霜”的赞誉和名垂青史的风范。
柱国第是石应岳出生成长之地,孕育出的良好家风,培育、造就了石应岳优秀的品格风范。柱国第就是承载这种优秀品质、崇高风范的最好载体。但是,眼前的这座曾经辉煌的宅第,已经墙院破败,落寞潦倒,失去了原有的生气,着实让人遗憾。
石应岳为官廉正,胸怀家国,不计祸福的家国情怀,是一面明镜,应该成为人们学习、效仿的榜样。我为龙岩大地诞生这样一位具有“白如霜”崇高风范的先贤——石应岳,而深深地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