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域党建联盟,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
永定南江: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开新路
□ 记者 曾燕福 通讯员 林大龙 张丽静 阙永锋
昨日,我们走进永定区湖坑镇南江村,只见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土楼,分布于玉带般的小河两侧;沿溪而建的长长游步道,整洁而舒适。小桥、流水、农民公园、停车场、乡村客栈……传统韵味浓郁的村庄,透出明亮的现代气息。
近年来,南江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按照“党建为引领,文化为纽带,生态为底色”的工作思路,依托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开展村企共建、跨村联建等活动,打造区域化党建联盟,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宜居示范村、全国100个特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9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成为永定区乃至龙岩市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组织联建 构筑“1+5”组织体系
“我们6个村,在党建引领下,通过组织联建,组建了一个新家,那就是我们南溪片区党总支。”近日,永定区湖坑镇南溪片区党总支书记、南江村党支部书记江道明告诉记者。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南江村在不改变原有行政划分和自治主体的情况下,以地缘、人缘、产业为连接点,通过“1+N”的方式,与周边5个行政村组建南溪片区党总支,选拔在群众中威信高、能力强、公道正派的南江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南溪片区党总支书记,其他5个联建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党总支委员,并探索建立成员分工负责、定期联席会议、集中办公轮班、民主议事决定、群众民主监督、协调联动攻坚等6项工作运行机制,有效凝聚发展共识,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动能。
项目联抓 “抱团式”推进富民强村
“这个原来是一座濒临破败的土楼,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活力的特色民宿。”江道明向记者介绍南江村朝阳楼的变化。
南江村充分挖掘客家土楼乡村文化、“红色小延安”革命基点村等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搭建联建共创、“携手建家园”等活动载体,与5个联建村通过项目打捆使用、土地规模流转、产业连片开发等方式,“抱团”实施特色土楼民宿酒店、“十里南溪”景观绿道、“红色小延安”研学基地等13个项目,旅游景点串点连线,“土楼十里长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初具规模,形成了整体协同发展的效应。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南江村游客量仍达近2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52万元,带动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达20万元,辐射带动联建村增收25万元。
治理联动 共同唱响乡村文明新风尚
“新南村向来是村级换届重难点村,今年村‘两委’换届启动以来,针对新南村房派斗争和历史遗留问题,江道明等几个联建村党支部书记发动身边的外出乡贤、老党员等积极参与做好政策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推动新南村换届选举一次性圆满完成。”湖坑镇党委组织委员张培超说。
依托区域内客家家训馆、客家家风楼和客家楹联馆等载体,南江村与联建村共同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引领乡风文明不断向上向好。创新跨村联防联治机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河长”制、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联合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带共打造、美丽河湖共治理、无毒村居共创建等活动,南江村蝉联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吴银村、南中村列入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旧貌换新颜,昔日闭塞落后的南江村一跃成为“明星村”,到处呈现出怡然自得、悠闲惬意的乡村生活,更是乡村旅游的好去处,乡村振兴一片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