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融知识伴成长”品牌 构建防非知识进校园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 记者 曾俊钦

近日,光大银行新罗支行宣传小组走进龙岩市松涛第二小学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为学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的金融知识。

近年来,我市以推进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金融素养培育新模式,深化“政校行”三方合作,以抓好抓实宣传教育为重点,针对学生、老人等重点群体,突出“学校、社区”两个重要阵地,全力打造“金融知识伴成长”教育品牌,将防非知识纳入金融素养培育规划,构建政府积极引导、学校全面参与、机构有力支撑的防非知识进校园长效机制。

精心谋划 部署有“方”

我市将金融知识进校园作为推进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探索将“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与金融课程相结合,试点将理性投资、防范风险等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校本课程。

成立龙岩市中小学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构建金融知识进校园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重点任务和部门职责分工,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投资理财、金融安全等知识作为宣传教育重要内容,统筹推进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进校园各项工作。开展街校共建,组建社区大妈服务队,在走街串巷中摸排非法集资线索,推动处非工作向纵深发展。

同时,围绕龙岩市“金融知识伴成长”品牌创建,立足防非工作实际,以打造防非有教材、有师资、有课程、有主题“四有”课堂,实现全市中小学防非宣传教育全覆盖的目标。

丰富载体 宣教有“校”

举办“一次金融主题班会”。在全市各小学五年级长期举办金融知识启蒙教育主题班会,通过举办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带动防非知识普及拓户扩面。目前已在全市600余个五年级班级开展金融知识课程,受众学生人数达3万余人。

构筑“一道校园风景线”。在各中小学开辟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宣传栏或宣传展台,大力宣传防非知识。利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金融知识普及月、“3·15”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防非宣传活动。

打造“一堂金融研学实践课”。在全市7个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开展金融知识教育,针对红色金融史、金融理财知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知识等,打造“金融研学实践课堂”。此外,依托金融知识宣教阵地,开展金融实践主题日等活动,各类宣教阵地参观中小学生数达6万余人次。

讲好故事 机构先“行”

广泛征集,让教材“活”起来。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在辖内各机构中广泛征集防非知识等金融知识进校园宣教素材,形成“龙岩市普惠金融宣传教育联盟金融知识课件库”,打造精品课程。

用心培育,让队伍“强”起来。积极发动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力量,组织辖区各类金融机构成立福建省首个普惠金融宣传教育联盟,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金融知识宣传示范点。同时,在全市金融系统遴选120名熟悉金融知识和政策、授课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建“红古田”普惠金融讲师团。

创新方式,让课堂“热”起来。在选派优秀讲师、征集优秀课件的基础上,积极打造防非宣传精品课。精品课程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将非法集资定义、表现手法、常见套路、防范方法等平实朴素的文字,变成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图文、音视、动画,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截至目前,我市辖内2021年非法集资参与人数较2019年下降53.36%。2020年11月,在全国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培训会上,我市还就打造“金融知识伴成长”教育品牌工作作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