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九里圳赞
□ 林华春
在苍茫大地上恒河沙数的江河湖泊、溪渠沟圳中,九里圳,你就如那恒河里小小的一粒沙子。你不是浩瀚的大海,你不是奔腾的长河,你不是浩淼的湖泊,你不是清澈的小河,你渺小得甚至连在你身旁奔腾不息的下迳小溪都不如,你只不过是一条长不过十里、宽不过半米的水圳,平凡得无法再平凡,渺小得无法再渺小。你既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也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浑壮美;你既没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波澜壮阔,也没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浪漫柔情,你瘦小的身躯引不来乐水的智者的青睐,也不会有人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歌咏你,更没有人把你称作母亲的乳汁!
然而,我却深深地膜拜你,要用最深情的话语赞美你!
我膜拜你,因为你的执着和坚持!
穿越时空,穿越红尘,你竟然走过了260年的风风雨雨,你的历史甚至比大洋彼岸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利坚合众国还早25年。260年的岁月,你经历了多少的严寒多少的酷暑,经历了多少次山洪的暴虐、多少次霜雪的无情,你却从没停下你前行的脚步,那悠然而来的声音,那缱绻舒缓的柔情,正如日出日落一样的执着而永恒。你来了,带来料峭的春寒,也带来鲜嫩的春绿;你来了,带来夏天的火热,也带来夏天的青翠;你来了,踏着如雪的秋霜,也踏着丰硕的秋果;你来了,挽着水瘦山寒的冬天,也挽着温暖怡人的冬阳……就这样执着地走着,260年如一日!260年,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世事几多变迁,人生几多浮沉,沧海桑田,多少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而你却依然如故,这份执著、这份坚持,怎不让我为你敬佩、为你动容?!
我赞美你,因为你的奉献和无言!
你没有长江黄河的伟大,她们孕育了中华民族;你甚至远不能和汀江相媲美,她养育了勤劳的客家民系。你只是一条小小的水圳,是无数水利工程中小小小小的一个,但你并没有因自己的小自贱自轻,你牢牢记住的是自己肩负的重、责任的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你用你并不丰盈的乳汁灌溉着上千亩土地,滋养着大半个湖洋。260年了,你的脚步依然轻盈,你的肌体依然康健,因为有先进的管理体制不断为你注入活力,确保了你的长盛不衰。260年了,你依旧年轻,依旧充满生机,你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这块土地,奉献给了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子民,而你,却无言地奔腾在寂寞的山谷,流淌在孤独的田野,一任风吹雨打,一任花开花谢,一任春去秋来,静静地滋养着龟裂的土地,默默地浇灌着拔节的禾苗,岁岁,年年……
岁月如歌,人生如歌。九里圳,在你的甘霖滋养了260年的这块土地上,今日湖洋的三万人民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他们的身上,承继着你的品质:执着、坚持、质朴、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这种品质,已经溶成了血浆,流淌在湖洋人的血液中,打上了深深的湖洋烙印,这弥足珍贵的品质,必将如你一样,永恒地在湖洋这块土地上承传!
九里圳,愿在你清冽的水中,濯我足,洗我缨,涤我心灵……
(注:九里圳,地处上杭县湖洋镇南部的群山脚下,始建于公元1751年,由“粮米行盖三省”的湖洋村横排岗谢姓十四世祖谢端良倡建,长达9里多,当地人称之为“九里圳”。九里圳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的骨干水利工程,跨越五坊、新坊两个村,灌溉五坊、新坊、上罗、龙山、濑溪、湖洋等6个行政村,受益面积1103亩,全程有86个出水灌溉控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