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这一薄弱环节,市政协委员们提出——

锻造一支“匠心独具”的师资队伍


□记者 池银花 刘玉荣 通讯员 赖文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关键。当前我市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如何?对于下一步工作,市政协委员有哪些建议?10月20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近年来,我市把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整体上看,全市职业教育学校专业师资队伍规模稳步扩大,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但也存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力度不大,部分学校存在教师队伍数量超编、专业教师紧缺等问题。

市政协委员王文峰认为,针对当前师资队伍建设这一个薄弱环节,我们要锻造一支“匠心独具”的师资队伍,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首先要通过加强教学教研活动,鼓励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和岗位练兵,加大双师型教师认定力度,做好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等举措,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王文峰说。

王文峰还建议,要根据我市已经出台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聘请紧缺专业教师的实施意见》,在编制内难以解决紧缺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在编制外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市级贴补、县级管理、学校使用”的模式,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进入职业学校任教,采取“县财补助、校外聘请”“根据需要、学校自聘”等办法解决紧缺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加大聘请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学校任教力度。同时加快出台加强职业教育若干教绩奖励办法,适度提高教师待遇,进一步激发教师积极性。

针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记者从市教育局和市人才发展集团获悉,目前全市中职教师中有正高级教师3名、省特级教师3名,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20人,共有龙岩市“名师”60人,龙岩市“名校长”3人。在省级名师名校长方面,我市有两名教师入选省职业院校名师培养对象,两名校长入选省职业院校名校长培养对象,5名骨干教师入选省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升。

目前,全市中职学校已逐步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安排教师分批到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及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培训。今年全市还有37个教师团队参加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我市还根据国家对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要求,建立了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

与此同时,为缓解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目前我市聘请了长期工作在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企业退休工程技术人员或中、高级技师、技工的能工巧匠到中职学校担任教师,同时各中职学校也根据各自的专业需要,聘请了一批特聘教师,以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另外,针对如何提高职业教师待遇的问题,我市根据此前出台的市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以及其他地市的经验做法,形成了《龙岩市市属中职学校(含幼儿园)教绩奖励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激发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下一步将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引进工作的研究,建议相关部门适时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教育类引进生招聘范围,优化师资引进运行管理机制,做好高素质、高技能师资的引进、培养与使用工作。”市人才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专题约四篇,此为第二篇,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