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全面推进生态治水工作

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景


□ 通讯员 陈俊毅 陈惠 陈灵丽

10月18日,笔者在漳平市城西湖库水系综合治理(高水高排)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两条长度4.2公里、直径4.5米的排洪隧洞和补水隧洞均已挖通,正紧锣密鼓进行“二衬”施工,预计项目将于2022年4月投入使用。

漳平市城西湖库水系综合治理(高水高排)项目是漳平市正在推进的省重点水利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6亿元,包括排洪隧洞、进出口控制闸、排洪涵洞。据漳平市水利局局长叶盛寿介绍,项目建成后,能够解决漳平城区的内涝问题,改善内河水质,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环境,将有效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漳平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貌,境内九龙江的支流众多,是厦门、漳州的主要水源地。2017年,漳平以被列入福建省综合治水试验县为契机,大力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城区高水高排、万里安全生态水系、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全面推行并创造性地开展“河长制”工作,不断提升水质,改善水流域环境。同时,漳平市还编制了《“一江两岸”生态综合治理规划》,谋划了水安全保障、水高效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水管理项目等六类工程46个子项目,总投资52.7亿元,其中涉水工程34亿元。

在各河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漳平市创新生态治理理念,采用格宾网格、三维植物网垫护坡、生态砼砌块等新工艺新技术,水下水上形成生态优美的水景观、水环境。自然弯曲的河岸线,深潭、浅滩、天然的砂石及水草,与丰富的水生动植物相伴共生,既有野趣,又有乡愁,成为当地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九龙江北溪干流城区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是漳平市另外一个重点水利工程,该工程长约13公里,包括滩地梳理、生态缓冲带、亲水栈道、生态步道等,总投资1383.38万元,目前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沿着漳平城区“一江两岸”亲水栈道、生态步道从城区贯穿桂林到芦芝,只见一路林木苍翠,鸟语花香,到处都是健身或休闲的群众。

此外,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不仅在城区,还覆盖到各乡镇。近年来,漳平市还完成了供水升级改造工程、赤水涵口水库、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项目等,九龙江干流和七大支流河道总长度400多公里,需治理河道245公里,通过三年综合治水试验县项目实施,已治理的河道长度达205公里。

为彻底筑牢生态屏障,漳平市扎实建立市、乡、村三级“河长”与“河警长”制度,水利、农业、环保和法、检、公等十个部门参与,重点抓好主要河流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着力整治重点污染源,同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加强日常保洁,建立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效果。如今,七大支流水质均达Ⅱ类水目标,昔日的“脏水河”再一次荡起清波,景美岸绿,变身为群众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