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优化生态空间 建设美丽龙岩
□ 记者 曾俊钦 通讯员 黄美珍
我市生态保护红线编制和发布工作日前已完成。推进空间规划编制,使得空间开发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得到更加科学有序高效利用。这是昨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的。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工作,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有效解决“规”出多门、各自为政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试点,全市低丘缓坡试点范围内已平整土地面积2.6万亩,审批用地面积2.04万亩。通过搭建涵盖项目各审批部门统一业务协同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我市现有梅花山、梁野山、汀江源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目前,我市正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对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新一轮整合优化方案已上报国家审查。
为更好管理和保护自然保护地,编制完成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划定范围、边界,厘清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设立相应的主管单位和管理人员,落实日常管理和巡查制度。
同时,我市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保护拯救珍稀濒危物种,实施对江河源头森林植被、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关键区域的抢救性保护。围绕水土流失精准治理工作任务,对生态环境脆弱和退化地区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重建。实施好林业工程、生态产业培育工程等六大工程措施,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易发区、水土流失重点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的生态修复,为全国生态脆弱地区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了“龙岩样板”。
我市还紧紧围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目标,着力打好“三大战役”,在森林资源培育保护、森林生态建设管理、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十三五”期间,我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提升,着力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6.4亿元,完成植树造林72万亩,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实现了造林绿化以数量为主向质量提升转变、以单一树种向多树种混交转变、以绿化为主向彩化花化转变,逐步形成了混交林、复层林、异龄林的复合型林分结构,有效改善了针叶林林分面积过大的状况,森林生态功能得到提升,进一步保护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