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育百花

——记市道德模范、长汀县乐育幼儿园总园长马惠平


□记者 曾志明 通讯员 江鹏

“园长妈妈好!”“宝贝好!”“园长妈妈再见!”“宝贝再见!”……每天的孩子入园与放学时分,长汀县乐育幼儿园总园长马惠平都要站在幼儿园的大门口对孩子们迎来送往,亲切地打招呼。10月8日,记者采访时,她对记者说:“看着孩子们天真快乐的笑脸,听到那一声声充满童稚的‘园长妈妈’称呼,心底总是激荡着无尽的温馨与欢乐。”

从1988年7月创办第一所民办幼儿园至今,马惠平已发展为辖有三所园且其中一所是长汀县最大的民办幼儿园之一。30多年来,马惠平把所有的爱心和精力都献给了幼儿园,做出了不凡成绩。她获得了全国民办杰出幼儿园园长、省民办学校优秀园长、省最美家庭、市“三八红旗手”、县优秀政协委员等多项荣誉,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交口称赞。

爱生如子 尽心呵护幼苗成长

“幼儿就像是花朵和小树苗,我们要多些责任,多些付出,关爱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马惠平说。她爱生如子的许多感人故事在广大家长中传颂。

1996年8月8日上午,看着几天来的倾盆大雨仍在狂泄,马惠平心里非常焦灼不安。她担心万一发生洪灾,县总工会用木头和泥土建筑的老楼很可能倒塌,那里上课的130多名孩子就危险了!马惠平一边电话交代老师迅速带领孩子疏散到县总工会新楼二楼,并通知家长来接孩子,一边赶赴过去。

在强风大雨中,马惠平也记不清摔倒了多少次,最后,全身湿透赶到了幼儿园。看到所有老师和孩子都安全了,马惠平稍稍放宽了心。可是,没过几分钟,老楼瞬间坍塌了。马惠平暗自庆幸处理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过一会儿,水势越来越汹涌,已经漫到了二楼,可这时仍有20多名孩子还没被家长接回,马惠平和老师连忙带着孩子们转移到了3楼办公室。

一位叫晶晶的小朋友非常害怕,一直哭喊着找妈妈,马惠平就搂着安抚她,发现她身体滚烫,感冒生病了,便抱着孩子,用毛巾一遍一遍地擦拭孩子身体,进行物理降温。就这样,马惠平抱着晶晶通宵达旦,早上醒来时手脚都麻木了……

不久前,马惠平在巡视班级时,多次发现一个小男孩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坐着,却总爱在地上爬,她觉得这不寻常。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男孩身上竟然有鞭痕。问及男孩,他流着泪说爸爸妈妈离婚了,奶奶拿自己出气,经常打他,他不想回家了。马惠平听后心疼极了,便多次上门家访,与小男孩的奶奶谈心,跟小男孩交心,鼓励他帮助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与同伴做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男孩不再爬地板了,性格也比以前开朗活泼了。

抗击疫情 卖房给员工发工资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在疫情的影响下,民办幼儿园遭受重大冲击,步履维艰。幼儿园没法开学,也就没法收费,可是房租及人员工资仍然需要支出。如何渡过难关,生存下来,这是摆在马惠平面前的一大难题。

马惠平算过一笔账:从2020年1月15日开始,幼儿园就没有了收入,但每月仍需要发放员工基本工资,1到5月份需发工资130万元,加上园所租金等共180多万元,压力山大!

怎么办?为了坚守那份教育初心,不让部分幼儿“无园可上”,马惠平努力自救,一咬牙,走卖房和贷款之路。在她看来,不出局就出彩,她要让她的幼儿园披荆斩棘,向光而行!

马惠平用卖房款和银行贷款每个月准时为员工发放工资和缴交其他费用,还捐赠县抗疫资金两万多元;在幼儿园陷入“断粮”窘迫之际,依然投入10多万元粉刷走廊墙壁、种植花草等,积极改善办园条件。

100多名教师为马园长的大爱所感动,谁也不愿离职。同时,大家每周自制抗疫小视频在家长群播放,宣传防疫知识,引导家长向幼儿传递抗疫正能量,树立抗疫必胜信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回报社会 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不一定成功,但不感恩就绝没有成功。30多年来,马惠平始终怀着感恩、奉献之心,回报社会。

对乐育幼儿园里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马惠平都会想方设法帮助,每年为他们减免学费及捐助约6万元。

为更好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2017年,马惠平组建了一支由乐育幼儿园12名教师组成的支教团队,利用周末时间来到新桥石人小学与河田的南塘小学、刘源小学,教留守儿童唱歌、跳舞,与他们一起做游戏,活动开展了3年,让500多位孩子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

多年来,马惠平个人为大病患者、孤儿、孤寡老人、贫困大学生及其他希望工程、公益事业共捐款149万元。

“人生活在关爱之中,这个社会才会充满和谐。我做得还很不够,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为社会奉献更多的爱心和力量。”马惠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