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幸福龙岩的大道上


开栏的话

我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对闽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就、新业绩和新经验。在市第六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今起本报开设《喜迎党代会 迈上新征程》专栏,以全媒体报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反映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取得的成就,鼓励和动员全市人民按照市委部署,进一步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为实现党代会确定的任务和“十四五”目标而努力奋斗。

□记者 林阿玲

在上杭县蛟洋镇蛟洋村,有一座宝塔式的建筑——文昌阁。1929年7月,毛泽东在这里指导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为闽西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这次大会通过的《苏维埃政权决议案》,明确提出了苏维埃政权的宗旨和任务:“苏维埃政府既为工农兵的政权,它的工作自然就为工农贫民兵士谋利益的”。此后,闽西苏区在短时内约有80多万贫苦农民通过土地革命分得了田地。

闽西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赢得了毛泽东的赞誉,1932年他在深入汀州调查后起草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该文成为我党在苏区为民执政的铮铮誓言。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闽西光荣的红色历史,便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龙岩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传承红色基因,坚韧不拔、接续奋斗,扎实推进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创新兴市、依法治市、幸福龙岩建设五大关键工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龙岩篇章,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新龙岩建设迈出新步伐。

如今的闽西大地,物阜民安,时和景丽。闽西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心情舒畅!

发展加速度,夯实“幸福”的根基

今年8月16日晚,武平黄金百香果亮相淘宝知名主播薇娅的直播间。随着主播倒计时的话音刚落,印着“来武平·我氧你”包装的近5万箱黄金百香果被抢购一空。直播间1300万余名网友,共同见证了武平百香果刷新网络销售的历史纪录。

百香果,是武平县大力培育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县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600多亩扩大到如今的3万余亩。这期间,该县建立起百香果分拣中心和网货中心,引进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有效提升了产业的综合效益,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3亿多元。

登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迎宾餐桌、持续一月亮相央视公益广告……随着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双提升,武平百香果产业越做越大,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农业领域有精彩故事,工业领域也毫不逊色。

今年5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老区+湾区 福建龙岩步入发展新阶段》为题,深入报道了我市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项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做法:

缺少龙头产业带动、创新动力不足,过去一直是制约龙岩发展的主要原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毗邻广东的龙岩选择立足自身区位,主动对接大湾区,党政领导带头招商,补链强链有力推进,从减税降费到全程代办服务,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龙岩迈上了老区湾区融合发展的新台阶。

依托大项目支撑,一批新的产业集群如今在龙岩加快崛起。武平县去年以来与大湾区共签约项目62个,其中50个是新型显示项目。现在,龙岩新型显示企业的数量已有近百家,产值突破100亿元。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项目引进建设的热潮,在全市涌动。今年上半年,我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93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45个,包括武平闽鸿顺专用车研发制造、长汀华平隆棉30万纱锭高端智能化纺纱生产、连城蓝牙音箱和蓝牙木箱生产等项目。

在今年“9·8”厦洽会上,我市借助该平台举办投资项目推介会,共签约项目40个,其中外资项目22项,总投资10.8亿美元,拟利用外资4.2亿美元;内资项目18个,总投资111亿元,主要涉及智能制造、高端纺织、光电与新材料等领域产业。

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龙岩经济社会发展聚力蓄能,为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注入强劲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支撑。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央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对口支援龙岩的重大机遇,建立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机制,加快构建“5+N”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展比征地拆迁、比招商引资等“五比一看”竞赛活动,实施一二三产业“百千”增产增效行动,建筑业、文旅康养产业、有色金属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产业、特色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增势良好。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开竣工“一季一活动”和征地拆迁促重点项目落地百日攻坚行动,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出效益。常青三元前驱体一期、鑫鹭钨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龙净智慧环保、时代思康、新兴纺织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龙岩新机场选址获国家民航局批复。

只争朝夕、埋头苦干,齐力干出发展高质量、拼出超越加速度,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过去五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920亿元增加到2870.9亿元,年均增长7.1%;人均GDP突破10万元,年均增长6.7%。上杭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长汀、连城、武平连续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发展带来增收,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我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0190元、20150元,过去五年年均增长分别为7.3%、8.7%。

民生补短板,提升“幸福”的指数

今年秋季,新落成的新罗区东肖中心幼儿园、铁山中心幼儿园等正式开园招生,迎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排解了周边群众“入园难”的忧心事。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入园需求,今年我市争取省级补助幼儿园项目34个,上半年已竣工26个。今年全市累计建成公办幼儿园29所,新增学位8550个。

“为孩子读书我买了套学区二手房,原来以为办理过户很麻烦,没想到不到一小时就把所有手续都办好了,非常方便!”9月18日,在龙岩行政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七区窗口办完二手房过户手续的黄女士向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据介绍,二手房交易过户涉及部门较多,原先群众至少要跑4个不同部门窗口进行办理,十分麻烦。为最大化减少群众跑路,市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与住建、税务、供电、自来水、燃气等单位沟通对接,促成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优化再造审批流程,于今年4月6日全面推行二手房“联动过户”新模式。

现在群众买卖二手房,只需到“联动过户”这一个窗口,即可“一站式”完成网签、过户资金监管、税款缴交以及水表、电表、燃气过户等二手房过户的全部事项,最大程度简政便民。目前该窗口已办理“联动过户”业务近5000宗。

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是群众最大的期盼。“十三五”期间,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聚焦“小切口”、改善“大民生”。今年,我市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结合起来,按“群众点单、领导领办、部门承办、群众点评”机制,通过实地走访、梳理信访事项和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数据等方式,市级确定了200项、各县(市、区)确定了789项重点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着力解决一批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基层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我市重点梳理出群众“急难愁盼”的上学难、就医难、办证难、就业难等10个方面20个重点问题(简称“1020”工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推进项目,由市领导挂钩、部门具体负责,逐条逐项推进落实,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知民生冷暖,解民生之忧。持续惠民的“温度”,让更多的闽西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五年来的一组组数字、一件件实事,记录着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截至去年底,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5.7平方公里;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增加到744公里、747公里,南三龙铁路、厦蓉高速扩容龙岩段等建成通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龙岩梦圆“全国文明城市”并持续提升创建成果。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实施教育五大工程,去年全市13所中小学校建成招生,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9所,新增幼儿园、中小学学位3.47万个,有效缓解了教育学位不足问题。

医疗卫生更有保障。深入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各县(市、区)均设立1所二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所有乡镇(街道)均有1所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135家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医养结合。

文化惠民润泽心田。全市拥有影剧院2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4个。“十三五”期间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累计演出360余场。

社区治理深入推进。我市结合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面推行“红色近邻党建”工作,组建小区党支部1302个,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有效改善了社区环境。

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创新建立e龙岩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行政审批、基层医改、不动产登记等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

……

以人为本,民生之福。

“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作为全省脱贫攻坚战役的主战场,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压实责任,不懈奋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2万户11.07万人全部如期实现脱贫,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31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38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如今,318万闽西儿女,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

生态高颜值,增亮“幸福”的底色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滩,现在成为一片花海,环境大变样,我们没事就下来走走,拍拍照,住得更舒心啦!”最近,家住莲东龙铁名苑的张大叔经常在朋友圈晒他家附近的花海公园美景。

莲东片区人口密集,原先周边可健身的绿地公园无法满足市民需求。今年3月,市园林绿化中心将莲东段的小溪河滩进行景观改造提升,清理杂草垃圾,种上波斯菊、金鸡菊等花卉,并设置了秋千、铁艺雕塑、大型相框等打卡景观,现在每天吸引着大批市民前来游玩运动,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画面。

“来武平,我氧你!”走进武平县城厢镇云寨村,一眼就看到白墙上醒目的6个大字。该村目前拥有36户“森林人家”,是福建首批“金牌旅游村”。

云寨村党支部书记邱国忠告诉记者,云寨村充分发挥地处梁野山麓的生态优势,打响“云中村寨、森林人家”品牌,去年全村接待游客45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5万元。昔日人称“有女不嫁云寨郎”的穷山村,如今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这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两个幸福故事。

“红”土地书写“绿”文章。闽西大地上迎风绽放的生态文明之花让人格外倾心。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武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牢记殷殷嘱托,我市干群带着使命、责任和感情,不断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大力弘扬新时代武平林改精神,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市生态建设亮点纷呈,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长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被列为全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典型,林改武平经验在全国推广;成功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省首个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区,获批建立3个国家湿地公园。

如今,龙岩森林覆盖率达79.39%,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全市水土流失率降至6.03%、长汀县降至6.78%;全市3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优良水质,82条小流域Ⅰ-Ⅲ类水质占比97.6%,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小流域,小溪河治理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十三五”期间全市关闭煤矿90家,淘汰落后产能701万吨,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

漫山的翠绿,潺潺的流水,蔚蓝的天空……闽西老百姓在绿色环境中尽享美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岩绿色生态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019万亩,实现产值229亿元,带动16.7万户林农参与;去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1184.2万人次、直接收入10.73亿元;绿色制造业、循环经济等发展方兴未艾……

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如今,红色闽西正沿着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高歌猛进,革命先辈们追寻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初心不改唯民重。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站在光荣与梦想的新起点上,闽西儿女正昂首奔向更加殷实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