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谨防农村祭祀不文明现象
□ 蔡庆阳
前不久,笔者接到农村老家一位长辈的电话,电话里头说,家族要在近期举行一次祭祀祖宗的宗亲活动,希望在外工作的亲戚及亲房也能抽空参加。笔者虽自小在城里长大,但这位长辈言辞恳切,只好利用假期,也回了一趟农村老家。
祭祀当天,村里来了本族亲戚及亲房100多人,场面十分热闹。祭祀活动因是在山上的祭祀堂进行,焚烧香蜡纸钱、燃放烟花爆竹导致到处浓烟滚滚,且周围杂草丛生,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火灾,安全隐患极大。此外,祭祀少不了要带祭品前往,整个祭祀活动结束后,塑料袋、饮料瓶、包装袋满地都是,也没有人及时将垃圾回收,造成环境污染。
时下,一些农村在一些重要日子开展祭祀活动,缅怀先人,本无可厚非。但是,农村祭祀活动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并不鲜见,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笔者以为,倡导农村文明祭祀方式尤为迫切。
首先,要重在宣传引导。时下,不少农村虽提出了文明祭祀的倡议和要求,但单靠张贴宣传单、倡议书来规范、引导文明祭祀,难以实现。要选择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的文明祭祀方式加以宣传引导,采用环保、低碳的方式寄托哀思,比如:敬献鲜花、播放音乐、种怀念树以及举办家庭追思会等,既不失传统又文明环保。
其次,各地农村村两委干部应当自觉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和带头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和带动群众自觉以文明环保形式进行祭祀,还可以通过开展“文明共祭”等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文明新风尚的形成。同时,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和督促,做到山上焚烧点位有人管、垃圾有人清。
此外,作为群众也应努力提高个人文明意识,真正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坚决抵制祭祀中的不文明行为,破除祭祀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自觉做文明祭祀的参与者、监督者、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