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汀实践

——来自长汀县“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调查报告


编者按

实施“一县一片区”乡村振兴区域试点示范提升工程,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创新举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各县(市、区)大胆探索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本报记者深入实地采访调研,探寻试点片区的新发展、新变化,梳理总结试点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形成采访调查报告,以期对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有所启示。继上杭“红古田片区”后,今年8月我们来到第二站——长汀“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进行采访,推出本期报道。

试点概况

长汀县“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共涉及河田镇(露湖村、伯湖村、南塘村、窑下村)、三洲镇(三洲村、蓝坊村、小溪头村、曾坊村)、濯田镇(永巫村、河东村、水口村、梅迳村)3个镇12个村,均为原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早期实践地、全国水土保持典范暨国家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核心区。

片区内拥有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中国·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科教馆、长汀国家湿地公园、“红色华佗”傅连暲将军故居、三洲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与国家传统村落、“红旗跃过汀江”渡口、何叔衡纪念园等丰富的历史、客家、红色、生态文化资源。

长汀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按照“一县一片区”试点建设工作总要求,积极探索推进示范片区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打造“村美、民富、众乐”的乡村振兴长汀样板。

做法措施

建机制,示范村开展“五比五赛”创建活动

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各村“五比五赛”专项创建活动,即比产业兴旺、赛产业发展,比生态宜居建设、赛村容村貌,比乡风文明、赛创建等级,比乡村治理、赛平安建设,比乡村建设、赛内生动力。

抓产业,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

按照示范片区12个村“一盘棋”的思路,把产业项目建设纳入连片打造整体规划,实施连片开发、抱团发展。围绕河田鸡、优质稻、槟榔芋、杨梅、黄花远志、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产、供、加、销全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加快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格局。

目前,12个村共谋划实施产业项目79个,通过“企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等模式,预计每年可带动4261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优环境,坚持长效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建立农村公厕日常管理长效机制和垃圾污水常态化治理机制,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奖励引导机制,在全市率先将镇、村河道的垃圾清扫、转运等工作统一打包委托第三方公司按照环保要求进行集中处理。坚持水土流失治理与防控监管、民生改善相结合,治山与治水、治理与保护、统筹推进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引导乡村充分利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发展生态旅游。

上项目,统筹建设生态化景观化民生化设施

片区内共规划2020-2023年发展建设项目26项,总投资5.04亿元。紧密围绕“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红色、绿色文化进一步传承保护与利用,农民生活富裕”的定位目标,统筹推进片区公共建设一体化规划,各村差异化发展,力争实现“基础设施生态化、生态设施景观化、生态景观民生化”。

如,梅迳村为串联打造何叔衡烈士纪念馆、纪念亭与殉难处等红色景点,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和翻阅史料,还原了何叔衡在梅迳村的转移路线并完成红色景区线路规划,目前正在修建步道。

兴文化,选树典型培育良好乡风民风

发挥“一约四会”的作用,大力倡导婚事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革除陈规陋习,进一步树立文明乡风、和谐民风、社会清风。积极开展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好公婆、好媳妇等选树活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以良好家风带好村风,树立新时代长汀乡村文明新风尚。

如,三洲镇以三洲古村落保护为契机,挖掘、整理、宣传“古进贤乡”“清白传家”“耕读传家”等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正有序开展70余栋明清建筑的修复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挑一担”和花灯锣鼓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为乡村振兴凝聚正能量。2020年,三洲镇被评为省生态旅游小镇、省级文明乡镇。

特色亮点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

半个世纪前,来自新西兰的著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游遍中国后感言: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凤凰,一个是福建长汀。

但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长汀一度成为全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以前到处都是‘光头山’,涵养不住水源、保持不住水土,山上没有树木,田里难种庄稼,人自然就穷……”露湖村84岁的老党员涂金火回忆起长汀旧景,神情依然凝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嘱托,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经过全县干群三十多年接力奋斗,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花果飘香、白鹭翩翩,百姓安居乐业,游人络绎不绝,村民收入逐年增长。特别是在河田、三洲、濯田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美景跃然眼前——

八月的露湖,掩映在苍山碧水间,国道319线生态示范路穿境而过,水土保持科教园“藏”于村中林间。村内,露湖溪碧波粼粼,一栋栋新房规整林立,良田美池瓜果尽收眼底。自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以来,露湖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河道清理,拆除空心房、危旧房、旱厕,建立起村级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有一位村民外出务工多年,今年回乡经过村口时竟然认不出露湖村,让司机继续往前开,最后被载到了县城。”村党支部书记罗群英笑着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位于汀江与濯田河交汇处的水口村,是著名的革命基点村。村里建有集门诊、病房、药房、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等功能于一体的濯田中心卫生院水口分院,一期开放床位90张,全村2000余人及周边村近2万人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健康有保障”的美好愿景。另外,水口村内幼儿园、小学、中学一应俱全,村里的孩子们彻底告别了“上学难”。68岁的村民胡师钦坦言: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享福!

河田镇是世界名鸡河田鸡的主产地,你可知在河田谁养殖最多吗?蓝晓红,一个把废弃矿山建成花园式养鸡场的致富带头人。“在山清水秀的环境里养出来的鸡品质特别好!”蓝晓红介绍,她的蓝秀鸡场目前年产鸡苗200万羽以上、肉鸡10万余羽,年产值约1500万元。通过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牵头组建河田鸡产业协会,蓝晓红扶持发展起河田鸡养殖场18家。她还主动帮扶22户贫困户走上养殖之路,送鸡苗、无偿提供技术指导、鸡苗养大后保价回收,带领他们快速脱贫致富。

“未有汀州,先有三洲。”这是长汀县志对三洲这座古镇的记载。这里有众多保护良好的文物和古建筑,元代的城墙、明代的祠堂、清代的民居……踏足此地,仿若时光穿越,让人流连忘返。三洲镇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积极打造“一古二环三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去年集镇所在地三洲村实现村财收入30余万元。

……

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今天的长汀,不愧为“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典范”,以及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经验启示

在推进示范片区建设过程中,长汀县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方法,全力破解农村人才匮乏、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等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总结其经验做法,启示如下:

一是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一县一片区”试点建设,要坚持走农业农村发展现代化之路,同时各方面保障工作要到位:在干部配备上要优先考虑、资源配置上要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要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要优先安排。

二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今年以来,长汀县开展了“三问”“三势”“三度”等乡村振兴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村民的主人翁精神,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三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汀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告诉我们,生态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保护绿水青山就是打造“金山银山”,实现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才能让老百姓享受生态带来的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长汀县要求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同志多跟村民、基层干部、返乡创业者等接触,从他们身上了解实情、倾听建议、学习经验,大胆探索改革创新之路,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五是坚持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规划先行,深入乡村了解民情、民风,思考好、理顺好、挖掘好各自的资源优势,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制定适合村庄的发展计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采访调研组成员:高营光 林阿玲 罗焕辉 蓝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