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包装废弃物不能一丢了之


□ 周继章

目前正值夏收夏种农忙季节,一些农民在农业生产管理中,习惯把种子袋、肥料袋用完后遗弃在田间地头,在稀释农药、喷洒农药的时候会随手将农药瓶扔在小溪小圳旁,或者是喷洒过后将农药瓶扔在田间,这些是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农业垃圾,风一吹,农药味扑鼻,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严重损害美丽乡村建设。

其实,农业农村部早在去年7月就审议通过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为何农业垃圾依然我行我素,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宣传不到位,只是停留在口号中,甚至许多农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管理办法》;二是乡村配套跟不上,在田间地头或村部没有专门的回收垃圾箱,这些瓶瓶罐罐没有“归宿”,农民无处投放;三是缺少激励措施,农民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积极性不高。

为此,笔者认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是推动农村农业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有效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作为政府部门应该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以“谁使用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专业机构处置、市场主体承担、公共财政补充”为主要模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真正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有效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切实降低残留农药对人畜及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一是扩大宣传,夯实基础,利用微信公众号,以及村务公开栏、大喇叭广播、回收点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管理办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的意义,引导农药经营者和使用者增强环保意识。

二是稳步推进,应收尽收,在田间地头或村部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专门回收点,避免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鼓励农药使用散户自觉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并送至农药经营门店,明确要求农药经营门店、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履行义务,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同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回收遗留在路旁、田间地头、沟塘河渠、水井等取水点周边的农药袋、农药瓶或药桶,做到应收尽收,然后集中收集到转运中心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置。甚至可以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如能换取肥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监督,巩固成果,乡村应该成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巡查小组,对管辖区域进行不定期检查,对排查发现的不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问题,通过书面告知书等形式提出整改要求,责令立即整改,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目标考核内容,建立调度通报机制,巩固应收尽收成果。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调动起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确保不产生二次农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才能助力乡村振兴,让家园、水源和田园变得更加美丽、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