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三洲村:种下一片火龙果 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洲村特色农业发展生机勃勃。

□ 记者 蓝明丰 罗焕辉 实习生 陈熠杰 文/图

“果冻口感荔枝味,鸡蛋大小金灿灿。”昨日,在长汀县三洲镇三洲村的乡村振兴跨村联建百亩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内,负责人戴斯炎兴致勃勃用顺口溜向记者介绍他果园里的新品种火龙果。

“这种黄金色的火龙果叫荔枝火龙果,也叫‘黄龙’,顾名思义,它的果肉是荔枝味的,口感很Q弹,冰镇以后更好吃呢!”戴斯炎介绍道。这种火龙果是运用新技术嫁接而成的,种植之初还发生过一件趣事,因为该品种成熟后只有鸡蛋大小,戴斯炎一度以为是种植失败的火龙果,便丢在果园的田间,村里的小孩玩耍时剥开来一尝,发现味道很新奇,很好吃,戴斯炎才发觉自己捡到了宝。

戴斯炎就是这么一位大大咧咧、性格直爽的创业者。2019年初,在外务工的他得知村里正在积极流转土地,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他当机立断回到家乡,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引导帮扶下,于2020年5月投资创立合作社。

创办初期,果园仅种植20亩大棚火龙果。去年冬天,长汀实施乡村振兴跨村联建示范片建设以来,戴斯炎抢抓三洲获评“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机遇,深挖田园乡村资源优势,追加投入100多万元,新增流转土地120亩,育苗和种植蜜红火龙果、中美洲燕窝火龙果、荔枝火龙果等珍贵品种,打造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

“我们充分遵循‘农田休耕’客观规律,探索订单式规模化产业发展模式,除了火龙果,还分季节分块种植油菜、板栗地瓜、特色水稻等农作物,实现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年产值40万余元。”顺着戴斯炎手指的方向,目之所及是近100亩的水稻田。今年,他的合作社成功对接漳州客商,达成20亩“紫两优737”“泰优553”等特色水稻生产订单。

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已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农业绿色转型升级,不仅为村民提供农特产品技术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培训、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在壮大产业的同时促进更多群众增收,还吸纳当地农民务工就业12人,预计每人每年可增收2万余元。通过产业支撑,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戴斯炎的规划中,下半年,示范园将结合三洲村市级乡村振兴旅游试点村农文旅产业融合村庄发展规划,拟打造田园观光七彩水稻图绘迷宫,深化农事体验,打造农耕文化教育基地,推动示范园多元化发展。

三洲村党支部书记戴芳文欣喜地说:“三洲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旅游、农业一直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如今,特色农业种植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更有信心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