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红土 合力相助
——中央国家机关、央企及省有关单位对口支援上杭县一周年综述
□记者 赖菲 通讯员 林华良 孙雪芳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龙岩老区苏区发展,亲自擘画发展蓝图。2020年,中央对口支援政策落地龙岩,40名中央国家机关、央企及省有关单位干部对口支援龙岩,助力闽西老区振兴发展。一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挂职干部的倾心帮扶下,上杭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项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铭记于心,感恩奋进。
上杭人民不会忘记,今年,《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发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
上杭人民不会忘记,去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省商务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财政厅、省机电控股公司、福建师范大学各派1名干部到上杭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给予了革命老区最有力、最直接的关心和支持。
一年来,上杭县把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作为上杭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主动作为,扎实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精准对接帮扶 促进项目落地落实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上杭是一块红色热土,革命前辈坚实的足印,深深镌刻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挂职锻炼让自己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才干。”“在不同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中进一步转变认识、开拓了思路”……日前,记者在与对口支援挂职干部交谈中,听到最多的是他们在挂职期间,接受红色教育后,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牢记组织嘱托,坚守初心使命,更好助力加快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一年来,对口支援挂职干部融入地方、服务发展、积极作为,主动出高招、献良策,借助对口支援单位力量及人脉优势牵线搭桥、争资引项,为上杭各项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活力、新希望。他们一到上杭,就开展下乡调研工作,摸清底数、挖掘特色,为对接项目资金做好铺垫。上杭县还组织对口支援挂职干部,对重点企业、科局和乡镇点对点开展订单式实地调研,截至目前,梳理出需国家部委、省有关单位支持涉及上杭县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24项,梳理出需晋江市协调支持事项9项;去年共争取对口支援帮扶资金近9292万元。
加强机制建设 抓实政策红利转化
上杭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未锻造金加工业务、上杭县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金铜产业)成功获批、古田退役军人服务站被推选进“全国百强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上杭县荣获第三届“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和挂职干部的积极努力下,上杭振兴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
感恩感怀,把对口支援看作发展的重要机遇,上杭县抓好顶层设计,促进政策落地。第一时间成立了落实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制定了对口支援工作方案,确保对口支援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同时,建立主要领导会商、挂职干部定期交流、常态化对接联动等机制,推动对口支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去年8月,在全市率先组建“苏区振兴发展服务中心”,统筹推进上杭县苏区老区振兴发展。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出台后,上杭县认真梳理新时代支持上杭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和重点政策,并成立工作专班进行审核把关,确保梳理出的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和重点政策切实可行。截至目前,已初步梳理重大项目140项、总投资1969亿元。
深入交流合作 纵深推进协同发展
交流合作促发展。《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指出“支持龙岩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合作试验区”,上杭县围绕优势产业基础,聚焦金铜、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收集整理上杭工业园区和蛟洋工业区基本情况及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合作试验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对口帮扶谱新篇·山海合作共发展”三地共建系列活动、“情暖童心·班班有个图书角”关爱留守儿童阅读助学项目、“山海协作情·百年新征程”健步行活动……一场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一个个项目的成功落地,离不开上杭县与晋江市的交流互动。两地开展了对接帮扶互访活动,并签订框架协议,从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为上杭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基、铺好路。
此外,上杭县各有关单位积极与对应的上级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政策及项目情况,主动邀请省有关对口支援单位领导到上杭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上杭经济社会文化,寻找为上杭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帮扶的契合点。去年以来,上级来上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调研34次,上杭县党政主要领导与中央、省、市等上级部门对接12次。下一步,上杭县将继续深化落实对口支援各项工作举措,全方位推进上杭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模范区。
(更多相关报道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