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国梦的“共产党宣言”
□邓宇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饱含深情、气势磅礴,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深刻阐释了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奋进新征程、矢志中国梦的“共产党宣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举旗帜、引领方向的政治宣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壮阔恢宏的“百年答卷”。这份答卷,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实践和百年辉煌,总结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伟大历史成就,生动而深刻地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明确回答了新的历史方位怎样高举引领思想、指明方向的伟大旗帜,如何担负奋勇前行、开创未来的历史使命等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与时俱进的实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列与时代同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深刻改变了中国,不仅让中华民族站了起来,而且实现了富起来、强起来。
回望百年辉煌,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郑重表达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强调: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时代宣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人民”一词出现了86次,全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体现着对人民的深厚情怀,明确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时代要求。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必须做群众工作”,在赣南和闽西又明确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在古田会议再次强调红军的打仗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到了延安后接着提出“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反复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体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接续奋斗、矢志复兴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以“九个必须”阐述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不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党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科学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九个必须”贯穿历史、现实与未来,凝结着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和强烈历史担当,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和实践力量。它既是对百年赶考路经验启示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奋勇前进的指路明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具体阐释了深刻内涵,强调这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激励广大共产党人在新的征程上继续斗志昂扬、奋勇前进。
我们相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古田会议纪念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