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接二连三”


□ 刘永良

忆往昔峥嵘岁月,铭党恩传承前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福建省委表彰了200名“全省优秀共产党员”、199名“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和399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我有幸荣获“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并作为龙岩市的参会代表前往福州。此时此刻,我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份荣誉意义特别重大!这份荣誉何等光耀!

这是我第三次走进福建会堂。不会忘记,我第一次走进福建会堂是2018年4月27日,这一天,我在这里接受了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福建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20年11月25日,我再度走进福建会堂出席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将永定区融媒体中心荣获的“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奖牌捧了回来。没想到,时隔7个来月,我第三次走进福建会堂,实现了“接二连三”的梦想。在“圆梦”的背后,我想:脚下有土,方能心中有谱。

1980年,我高考落榜,过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但我不服输,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你欠自己一个胜利,但一定要还!由此,我学会了脚踏实地,懂得了天道酬勤,爱上了挑战自我。1983年3月,时年19岁的我心怀梦想,进入永定县化肥厂开始了打工生涯。我苦干实干向前看,从筛煤临时小工干起,脏活累活、分内的活、分外的活,都抢着干,而且都尽量干好,最终把自己干成了厂团委书记兼厂办公室副主任。同时,身份也从临时工、厂计划内临时工、县计划内临时工、农民合同制工人、全民合同制工人,一步一步转换。1987年3月,我还是临时工,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6年6月,我调入县委报道组工作。到2019年连续24年被评为“福建日报优秀(十佳)通讯员”;2002—2006年还被评为“全省十佳摄影通讯员”;从1993年至今,我一直都是《闽西日报》的“优秀通讯员”。到2019年8月,在长达24年的新闻工作中,我把自己炼成“多面手”,常常文字、摄影一起上,能文则文,能图则图,在市级以上各种媒体发表稿件等数万篇(幅)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上百次。

2019年8月因机构改革,我调入永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担任机关党办主任、党支部委员。面对全新工作,我始终坚守“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你放心”的信念,爱岗敬业的劲头从未改变,认真踏实的作风没有改变。为创建“红土先锋·刘永良劳模维权工作室”,我积极参加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员取证培训、全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培训、全省人社系统宣传工作和舆情应对培训、2019年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仲裁员远程培训、全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培训,拓宽工作视野,激励自己在发展中再立新功,参加协调处理了一系列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我还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提出并组织实施“54321”机关党建“先锋”工程,即:打造“思想、作风、纪律、服务、清廉”五个过硬人社,办好党课、理论、典型、廉政“四个讲堂”,深化服务发展、服务人才、服务民生“三服务”,提升“红土先锋·刘永良劳模维权工作室”、就业扶贫车间“两个党建品牌”,抓好“练兵比武”一项业务综合工作,以进一步融合全面从严治党与业务建设,切实推进永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虽然党务工作任务重、活动多、材料繁,但看到自己做的事情有成效,群众满意,领导放心,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2020年11月,区委决定抽调我担任区融媒体中心新闻总监,我又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先做人,再做文。”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在意识形态领域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始终不负信任,做让“区委放心”的报道者;始终坚守责任,做党媒“姓党为民”的践行者;始终勇担重任,当好永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宣传者。

回首过去,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选择。入党34年来,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认真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践行入党初心,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就像一颗螺丝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才是我们实现梦想、书写辉煌的密码。我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百年为奋斗新起点,不忘昨日业绩,不负明天梦想,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勤于创造、勇于奋斗,不吃老本、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