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房地产半年数据尘埃落定
今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去年底的运行态势,商品房销售规模大幅增加,二手房市场调控力度亦在不断加强,土地市场在“稳”字当头中走向分化,物业上市潮仍未退却……在市场热度尚存的背景下,房企正积极营销,力争打赢窗口期,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新房:市场趋稳 成交激活
“整体平稳”一词,几乎是业内人士对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中肯评价。年初,部分热点城市延续去年末以来的市场热度,淡季不淡。同时,春节期间,一二线城市购房者的热情高涨,使一季度以来市场热度得以保持。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城新建住宅市场整体较为平稳,价格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但涨幅仍处近年同期较低水平。“累计来看,今年上半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0.43个百分点至1.70%。”中指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二手房:热度较高 平稳趋升
据贝壳研究院监测,今年上半年重点50城二手房整体成交量同比增长约六成,较去年下半年增长12%;交易额同比增长约65%,较去年下半年增长约14%。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5月,30个代表城市二手住宅月均成交面积约17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近四成。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春节各地受“就地过年”政策影响,重点城市楼市淡季效应明显弱化,需求延续春节前热度,短期市场情绪较高,热点城市二手房置业需求积极释放,1-5月30城二手住宅整体成交规模居历史同期相对高位。
信贷:规模收缩 趋向谨慎
开年以来,房企融资供需两端受到“三道红线”新规及1月1日正式实施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影响,融资环境进一步收紧。相比往年看,今年上半年房企融资发债的整体数据并不乐观。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企境内外 债券融资累计约5480亿元,同比下降16%,规模累计增速连续两年下降;融资规模也较2019年、2020年同期分别收缩1296亿元与1026亿元。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指出,房企的融资能力直接代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道红线”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房企的融资冲动,使房企在融资方面更加谨慎。
土地:新政落地 分化明显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供求量均同比下滑约6%,土地出让金总额2.93万亿元,同比上涨12%。
从成交土地楼面均价和溢价率看,根据Wind与中国银行研究院数据,全国土地价格整体较高。开年以来,100个大中城市住宅类用地楼面成交均价同比涨幅均在两位数以上,溢价率平均达19.8%,高于上年同期平均水平。从城市能级来看,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土地供需同比走高,出让金较去年同比增长30.5%,溢价率同比下滑3.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土地供应量较去年略降,成交量同比走低,成交均价同比上涨23.7%,总体成交金额同比大涨26%;三四线城市供应量同比小幅缩水,成交方面量跌价涨,同时,溢价率超越一二线城市,达到24%。
房企:“千亿团”扩容 稳中求胜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各阵营房企销售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千亿房企达19家,较去年同期的13家增加6家。其中,3000亿以上房企扩容至4家,除“碧恒万”外,融创以同比64%涨幅的3208亿元,跻身其中。
除“3000亿超级”房企外,百亿房企阵容也在持续扩张。中指研究院表示,上半年百亿规模排房企增至13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5家。同时,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693.0亿元,同比增长40.0%;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共计5.0万亿元,市场份额为56.6%,上升2.1个百分点。克而瑞指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表现整体平稳,一季度淡季不淡,二季度市场热度延续。房企的主动出击,也进一步提振了楼市的整体表现。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