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春燕轻盈

□ 黄镇坤
对于燕子的喜欢,是打小时候就有的事了。小时候在村小里上学,语文课文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春天到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时至今日,这清丽的句子有如一条清新的柳树新枝,总翠绿在我记忆的天空里。
是的,每到春天,当柳树吐出新芽,当桃花、杏花次第开放的时候,燕子就从南方飞回来了。古诗云:“杏花开时燕飞忙,正是好春光。”精灵般的燕子总是跟春天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春天总是跟燕子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
当燕子轻盈矫健的身影出现在村子的上空时,就一定会有一对两对的燕子出现在我老屋的厅堂上。这或许是去年的燕子寻旧巢来了,或许也不一定是,因为“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但我更愿意相信后者了,我知道,燕子是极有灵性的,她们从遥远的南方飞来,是不会忘记自己的旧居旧巢穴的。古人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认屋不认人的。
老屋的厅堂上有了燕子轻盈矫健的身影和燕子清脆的呢喃声,作为小孩子的我们是多么的欣喜呀,在我们的心里,燕子的身影就是春天的身影,燕子的呢喃就是春天的声音。父母也很高兴,因为燕子来屋檐下筑巢,素来是被看成吉兆的。见燕子来了,父亲还会感慨说:哦,春天又到了!
天气转暖,勤快的燕子便开始在屋檐下筑巢垒窝。燕子是雌雄配偶的鸟类,出双入对,形影不离。为了筑巢,一只飞出去了,一只飞回来了,它们循环着从田野里衔来泥巴,经唾液拌匀一口一口地在梁上筑巢。时过不久,一个半圆的泥巢便筑好了。聪明伶俐的燕子还在巢穴里铺上柔软的羽毛和稻草,那些羽毛和稻草有序而又整洁,像建筑师们建起的高楼大厦一样,既漂亮、美观又大方。
雌燕开始产卵,繁殖后代了。孵卵期间,雌雄燕子轮番进行,交换觅食。
天气渐渐炎热了起来,一个个脱落在地上的空蛋壳告诉我们,燕巢里的小燕子已经孵化了,这时,我们偶尔还能听到从巢穴里传出的小燕子稚嫩的叫声。为了给雏燕喂食,大燕子们就更辛苦了,每天天一亮她们就早早地飞出了巢穴到田野上觅食,她们勤劳得像农民一样。一只飞出去了,一只飞回来了,转轴似的。只要飞回到堂前,口里一定叼了虫子,雏燕就会张大黄色的嘴巴吱吱吱地叫个不停,雌雄二燕飞出飞进挨个地往它们口里喂虫子,不偏爱某一只,也不漏掉某一只。什么叫嗷嗷待哺,这就叫嗷嗷待哺;什么叫舐犊情深,这就叫舐犊情深。
再过些时日,一只只小燕子光着身子将头伸出了巢穴,等待着大燕子的归来。只要大燕子飞回来了,小燕子们便不约而同地探出头来,张大着嘴巴,叽叽喳喳的争抢着食物。这时候我们总会站在屋檐下,仰了头,慢慢地去数燕巢里的燕子,一只,两只,三只,四只……
到了这时,一天到晚里,老屋的厅堂上就很热闹。燕子是美妙的音乐家,燕子美妙的声音渲染了老屋的每一个角落,也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不少的乐趣。
夏天到了,小燕子们都长出了羽毛和翅膀,开始出巢了。因它们的翅膀还不是很硬朗,学飞时有时会落在地上起不来。这时,只要看到有掉落的燕子,我们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抓起来,并安个梯子,又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回巢里。等小燕子们长出了和大燕子一样的羽毛了,它们就开始和大燕子一样飞出巢穴并自由地飞翔了。一会儿,她们像集结的队伍整齐地落在屋檐下的巢穴里或屋梁上,一会儿,她们又像追逐的孩子飞翔在院子的上空,但更多的时候,她们是飞出了巢飞翔在村子的上空,与其它农屋里飞出的燕子打成一片,时而在天空上划出直线,时而在天空上划出半圆,时而在电话线上很整齐地站成一长排,并把清脆的呢喃声撒播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为春天增添了灵性,让山村充满了诗意。
鸟类中,燕子属娇小的,她比麻雀大不了多少,她又不如斑鸠和喜鹊,但她的形状,尤其是展翅空中的形状却有着其他任何鸟类不可比拟的美。可以说,燕子飞翔的身影,就是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唐人贺知章有诗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与其说用“二月春风”比喻剪刀,毋宁说燕子一双翅膀展开时,配上分开的双尾更似剪刀了。是一双双这样的剪刀剪裁出了春色,剪裁出了山村田野上一派盎然的生机。
在山村,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你都能见燕子轻盈矫健的身影了。到了秋天,秋深了,天气转凉了,不知什么时候,燕子就悄然离开了老屋离开了村子,飞往更南的南方去了。燕子飞走了,我们的心里就会有一种失落感。于是,就盼望着燕子回来,且天天里盼着。盼望燕子的归来,何尝不是盼望着春天的归来?
本版插图:王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