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金砂
强化党建引领 红色小镇“火”起来
□ 通讯员 苏冠生
“在红色小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如何担当作为”“要让红色小镇‘火’起来,今后要怎么做?”6月26日,永定区金砂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各村党支部书记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个人学习体会”在激烈地研讨着。
近年来,金砂乡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强化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深入挖掘和保护红色资源、弘扬苏区干部优良作风、引领全乡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为切入点,全面打造金砂红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
“点”上发力,突出党建示范
今年以来,该乡创新基层党建亮点,突出党建示范,激发党建活力。为此,该乡提出立足“固本强基”、蕴涵“红土元素”、传承“红色基因”、体现“特色创新”的思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创新基层党建机制,激发党建活力,以“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为载体,扎实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激发广大党员主动参与红色小镇建设的积极性,组织无职党员认领整治示范岗、红色故事讲习岗、产业扶贫示范岗、红色电波守护岗、红色旧址保护岗等岗位,让广大党员在红色小镇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同时,有力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促进金砂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卓坑村老党员谢启明,在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中认领了“环境整治示范岗”,每天一大早都可以看见他忙忙碌碌的身影,时而在维持红军街的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时而在制止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乱扔垃圾;西田村党员王真仔认领了红色故事讲习岗,“作为金砂媳妇,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金砂红色故事。”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认真学习有关金砂红色故事书籍,了解金砂历史,并试着向游客讲解金砂红色故事,分享自己在红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线”上发力,推动乡村振兴
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金砂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张鼎丞、张元培、范阳春等革命先辈的家乡,在福建革命斗争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该乡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基础深厚的优势,坚持党建引领,采取更有力措施,汇聚更强大力量,促进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为深度挖掘中央红色交通线资源,总投资5.6亿元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暨金砂红色小镇项目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在项目建设中,该乡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品位,美化村容环境,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该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两治一拆”环境整治中,上金村党员范国辉主动带头拆掉了自家的危旧房;西田村党员张新成不仅带头征拆,还发动其他农户支持配合工作……这些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有力地推动红色小镇项目建设,目前项目正稳妥有序推进,并且已经初见成效。如今各方游客接踵而至,人气爆棚,极大促进该乡旅游服务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面”上发力,助力发展共赢
该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如何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新动力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该乡积极引导各村通过“公司+党支部+农户”的模式,全面开展“村企联盟、振兴乡村”活动。
引导西田村与区红旅公司结对共建,由村流转土地80亩租赁给红旅公司,联合开发红色研学、乡村旅游等项目,壮大了西田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引导西田村、赤竹村利用地处集镇的优势,因地制宜,分别建设容纳150辆车和39辆车的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建成后可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积极推动跨村联建项目,结合开展“两治一拆”工作,跨村联合打造“上金-赤竹-西田-五坑”乡村振兴示范带,并且充分利用区委党校培训干部的有利条件,探索创新“党建+旅游”“党建+扶贫”“党建+研学”等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要切实做好‘党建品牌文章’,重视抓党建、强班子,勠力同心、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弘扬‘福建红军故里,红旗不倒之乡’和‘干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的老区精神,深入实施金砂‘1128’发展战略,倾力打造金砂红色小镇,答好‘乡村振兴考卷’。”该乡党委书记苏晋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