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郭滴人纪念馆

图为郭滴人纪念馆。
□ 张文琼 文/图
初识革命先烈郭滴人是在龙岩乡土教材上,再次了解是到闽西革命烈士陵园祭扫时,那时知道他是龙门镇湖洋村人,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革命烈士。
5月的学党史主题党日,我们怀揣虔诚的心,瞻仰了郭滴人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馆大门的对联,“蛟龙滚地湖洋山水笑,点滴为人碧血映丹心。”走进纪念馆,两株翠柏挺立左右,一块记载郭滴人生平事迹的青色大理石碑出现在正前方。在29岁的短暂一生里,郭滴人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讲解,我们详细地了解了郭滴人烈士的一生。
郭滴人,原名郭尚滨,1907年出生于福建龙岩一个贫农家庭。童年的郭滴人发愤读书,后因家境贫寒不能继续上学,便到漳州当学徒,1923年得到叔父的资助到厦门集美学校读书,开始接触进步思想。自小的艰辛生活,让郭滴人深深感到“中国农民要摆脱贫困,只有参加革命才有出路”。
1926年,郭滴人参加了毛泽东创办的广州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是他思想的重要转变期,他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著述,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郭滴人”,立志“点点滴滴为人民”。
同年9月,郭滴人回到龙岩,秘密建立中共基层组织,先后任中共龙岩县党总支组织委员、中共龙岩县委组织部部长。他经常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深入乡村访贫问苦,开展社会调查。他还仿照广州农讲所的做法,在城内开办了岩平宁政府监察署干部训练班,在闽西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干部。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闽西也笼罩在白色恐怖中。作为中共龙岩县党组织主要领导人的郭滴人,立即组织党员和革命骨干迅速转入农村,进入艰苦卓绝的斗争阶段。1928年3月,郭滴人与邓子恢等人一起领导了龙岩后田暴动,“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暴动后,组建了闽西第一支游击队,极大地鼓舞了革命斗志。1929年,郭滴人领导龙岩全县农民武装暴动,率领游击队配合入闽作战的红四军三打龙岩城,全歼守城国民党军,为闽西苏区乃至中央苏区的开创立下汗马功劳。
1930年后,郭滴人历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常委兼文化部部长、闽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闽粤赣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保卫局福建分局局长、福建军区独立第8师政治委员等职。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对党和革命事业忠心耿耿。
1934年,郭滴人参加长征,在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做宣传鼓动工作。由于长期奔波劳累,他的体质越来越差,加上长征途中肺病复发,又患痢疾,经常咳血不止。1936年11月18日,因积劳成疾,郭滴人病故于陕北保安县,实践了他生前“点点滴滴为人民”的誓言。
1956年,郭滴人的遗骨从陕北运回龙岩公葬。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子恢在公葬仪式上说:“郭滴人同志,他为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走完了他的光辉一生。他战斗的一生为闽西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榜样,永远受到闽西人民的尊敬和纪念。”
在纪念馆前,我们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们一定会传承闽西苏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立足岗位职责,不断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回望郭滴人纪念馆,晴空万里,远处青山叠翠,松涛阵阵,英雄浩气,激荡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