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唱大风

——新罗区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速跑”


□ 詹鄞森 张永和 龙言


勇立潮头  产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头

在这百年未遇的历史时刻,龙岩市新罗区将以怎样的姿态,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作为全市发展的排头兵,新罗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项目推进态势,“加足马力开好局”成为全区上下发展的最强音。新罗区发改局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项目建设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比项目开竣工活动,努力抓好重大项目推进,项目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新罗区发改局(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如何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速跑”,确保项目落地、竣工、产生效益?

连日来,我们走进新罗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工地,看到高高塔吊林立、工程车辆穿梭往来,一座座新城不断崛起,一处处工厂开工建设……这是改革发展的最强音,这是献礼中国的丰硕果。

我们看到,在新罗区未来城这一龙雁组团的核心产业园区,一切都是按照“产城人”高度融合建设的现代化新城。未来城总规划面积5055亩,依据地理走势,分布在园田塘、紫阳南石、林邦村三个片区,设置三创园、科创园、龙净智慧环保园、能源互联网产业园四大园区。目前,未来城高端配套的教育、医疗、人才房、公租房、商贸中心、奥特莱斯商业街、酒店体育公园、儿童公园等建设,已初具规模。

据了解,新罗区将通过5年时间,打造全省产城高度融合的新标杆、数字产业的集聚区。如今,总投资30亿元的龙净智慧环保产品生产项目,9栋厂房靓丽现身,设备安装就绪,部分实现试产投产。该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仅1年时间。此外,龙泰新材料、卓越三期、中盟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均取得重大节点突破。

这就是发展的如虹气势:2020年4月13日,总投资3亿元的北新联和健康建筑产业研究院项目,在全市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机制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工活动中开工;5月18日,总投资30亿元的龙净智慧环保产品生产项目在全省第二季度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工活动中开工;8月19日,总投资30亿元的新兴系列纺织品生产项目在全省第三季度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工活动中开工……投资规模一个比一个大,落地项目一个比一个快。

今年3月2日,总投资12亿元的太阳环保型电缆生产项目,在全省第一季度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工活动中开工;5月初,龙岩未来城盛大开园,“五一”期间每天吸引省内外游客2万多人次;省重点项目新罗数字经济产业园产城融合项目,开工建设不到2年,就实现盛大开幕,体育公园、儿童公园、景观湖、奥特莱斯商业街,成为龙岩旅游“打卡”新网红地……

2021年1-5月,新罗区101个重点项目、57个省市重点项目、8个市“重中之重”项目,分别完成投资81.77亿元、65.31亿元、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4.6%、50.3%、52.7%,位居全市前列……

今年在推动项目开竣工方面。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中,新罗区已实现开竣工项目89个,太阳环保型电缆、银雁新城生态轻纺电子园标准厂房等52个项目开工建设;龙泰新能源材料一期、龙岩公路港物流园、垚宝环保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等37个项目竣工建成,位居全市前列……

截至5月底,新罗区新列入省“五个一批”项目155个,其中谋划项目77个、签约项目20个、开工项目34个、投产项目22个、增资项目2个。一季度在市对区“五个一批”正向激励考评中,位居全市前列……

这是新罗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生动实践,这是区发改局在推动新罗发展速度中,拿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强化服务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发展项目是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我们在抓好项目建设推进上,主要是强化项目服务力量,做好要素保障,机制建立,加强上下沟通,纵横协调。紧紧牵着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新罗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区发改系统党委书记邓平亚表示。

在新罗区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上,每一个项目建设,都是一场大仗、硬仗,一场大考。从项目立项、建设到完成,每一步都会遇到种种困难。新罗区发改局、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围绕“3个100”目标(即抓好100个重点项目建设、100个项目开竣工、100个项目谋划签约),积极组织2021年“比项目开竣工”竞赛活动,持续深化项目推进五级协调机制,对标对表挂图作战。对每个项目,从签约到建成投产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服务,实行项目推进节点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三单管理”,紧盯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啃硬骨头,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在项目建设中,特别突出重点项目,突出主攻方向,大力扶持北新、龙净、新兴、太阳电缆等101个区重点项目,带动新罗新型建材、智慧环保、生态纺织、电力等产业发展,铸长拉深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园区,助推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系列成果。

在服务队伍方面,突出服务队伍建设,2020年5月对区铁办和重点办进行整合,合并成立项目建设服务中心,有效壮大重点项目建设服务队伍。

在协调机制上,主要是深化五级协调机制。围绕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的项目工作主线,成立了重大项目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区发改局(项目建设服务中心)、项目挂钩区领导、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的项目推进五级协调机制,进一步提升项目存在问题协调解决效率。通过深化五级协调机制,困扰已久的鑫鹭钨业生产用电线路涉铁、春驰涉及土地收储及余热发电、新兴纺织节能评审等困难问题,一个一个得到有效解决。

春驰水泥玉鹭矿山用地收储问题,进展缓慢。原玉鹭水泥厂配套矿山国有划拨用地84亩,2019年8月,在该地块用地收储工作中,兰田村提出该地块的产权问题。去年3月,督查组发现问题后,立即组织召开四方会谈会议,下发问题清单,定人、定责、定时要求对该用地评估收储事宜进行复函,根据问题清单时间节点,跟踪督促,最后促成压覆矿补偿资金到位,三方完成收储协议签订,问题圆满解决,项目及时开工。

项目落地主要涉及用地、审批、征迁、资金、配套等一系列事项,哪个环节没做好、没衔接好,都将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在督查中发现,个别项目在落地推进过程中,有的挂钩责任单位未根据年初下达的开竣工节点,倒排进度计划,存在“项目推进到哪算哪”的思想,部分镇(街)对挂钩项目仅负责征迁,未充分发挥服务推进的职责。而部分职能部门当“卡点”出现时,未能主动及时寻求解决方案,导致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整个项目推进。

为此,新罗区积极发挥督查推进作用,组建项目落地专项督查考核组,会同项目建设中心,开展项目落地专项行动督查,抓好重大项目推进,仅去年就组织开展督查活动37次,召开现场协调推进会42次,实现镇(街)、领域牵头部门、重点项目全覆盖。督促相关单位协调解决亿瑞电力设备及充电桩生产项目、百洁环卫专用车辆异地扩建等项目涉及的具体问题。实行挂图作战,抓好问题跟踪协调,开展督查“回头看”,促使项目挂钩单位、职能部门时刻绷紧抓项目的这根“弦”,使一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新罗区针对101个重点个项目成立了项目推进工作协调小组,明确项目推进责任人,督查组根据进度计划开展督查,定期对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并作为一线干部考核及年度绩效考评重要依据。从而构建了项目服务推进体系,健全了资源共享、流程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实现了项目真正意义上的“全链条”服务。

为优化营商投资环境,新罗区成立了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为重大项目代办报批报建手续,提供项目前期技术咨询与方案优化服务,北新研究院、新兴纺织、龙净环保等重大项目报批报建速度明显加快。

为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新罗区委、区政府多年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筑牢民生底线,仅今年就征集了13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由区发改局牵头,通过采取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督查推进等措施抓好贯彻落实,重点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就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等问题,推进项目有序开展,让城市更宜居、乡村更美丽、生活更舒心、百姓更幸福。

为多渠道解决项目资金问题,新罗区发改局按照区政府的部署,建立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在建一批的“三个一批”政府项目滚动发展工作机制,把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及专项债等各类资金支持作为稳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年以来共谋划项目160个、储备项目121个、在建项目94个,争取到位中央、省级补助资金24.35亿元、专项债券额度27.29亿元。

今年来,新罗区步步紧逼,开展了“比项目开竣工”竞赛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发展氛围和“部门齐抓、上下联动”工作氛围,加快引进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竣工投产一批引领性产业项目,强化项目带动,推动项目落地。全年新谋划项目119个以上,转化率50%以上;新增省“五个一批”项目420个以上。抓好101个重点项目建设,抓好100个以上项目开竣工,抓好100个以上项目谋划。特别是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谋划一批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革命历史纪念设施保护、红色文化产业培育和巩固拓展革命老区建设发展成果的重大项目,按照省委“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市委“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部署,围绕打造宜居宜业有温度的“首善之区”目标,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全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兴纺织工业园项目是新罗区增进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双融入”,精准对接引进的高端优质项目之一,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各类纺织品1.5万吨,是龙雁组团雁石纺织生态新城第一个签约落地的重中之重项目。

目前,我们发现,该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封顶的厂房,成为我市单体最大的厂房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全市的纺织制造能力,推进实体经济项目落地建设。


挂钩扶持  产业发展振兴新农村

近日,在新罗区白沙镇小吉村,我们看到村舞蹈队一群队员正在云野涧冰雪项目研学旅行酒店前进行排练,她们将迎接以后大批涌来的游客。

云野涧冰雪旅行研学项目是区发改局挂钩帮扶、党建指导挂钩村的一大动作。此前,区发改局挂钩帮扶白沙镇苏一田村和小吉村。在革命基点村苏一田村,装机容量 50千瓦时的光伏发电项目已投入运行,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区发改局促成的中草药基地项目,也已正式落户该村;“岩连宁特区政府旧址”修复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投资239万元通往“岩连宁特区政府旧址”道路的整修工程已经完成,“岩连宁特区政府旧址”已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九团司令部”“红九团政治部”“红军医院”“红军干部学校”“红军被服厂”“红军修械厂”等遗址开辟了横跨龙岩、连城、宁洋县的“岩连宁特区政府旧址”红色陈列馆。2019年11月7日,新罗区委、区政府在这里举办纪念“岩连宁特区政府”成立85周年大会,方方女儿方惠兰、王直将军儿子等红军后代20多人出席纪念大会。据悉,区发改局帮助协调落实该村各种项目资金,使该村全面实现脱贫摘帽、迈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云野涧冰雪研学项目是区发改局引进、落地的市重点项目,占地5平方公里,项目分3期建设,一期将于10月初对外开放。该项目包括土楼研学旅行营地、土楼民俗文化展览馆、气幕飘雪广场、户外冰雪拓展中心等。利用其自然优势与冰雪文化巧妙融合,设置了六大主题活动,力争打造成福建省首个冰雪旅行研学营地。

该项目加快了小吉村生态农业和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做客白沙院子、乐享冰雪研学”。同时立足长远,脚踏实地建设好每个子工程,因地制宜,依托现有自然人文资源,打造具有独具白沙特色、全国一流的研学旅行营地项目,将小吉村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好风凭借力,腾飞正当时。区发改局视乡村振兴、为民办实事为头等大事,作为主责主业,采取了一系列有温度的引进项目举措。在挂钩帮扶期间,邓平亚作为党组书记,坚持党建引领,重点从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对接协调方面发力,提出要将苏一田村产业项目配套基础设施珍苏线(Y073)半岭至道路兜公路进行拓宽硬化的思路,多渠道争取资金,最终实现建成通车。他在得知有户村民对土地流转有所顾虑、不够支持时,他多次前往其家中耐心讲解,打消疑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实现全村村民全部同意土地流转。


勇于承担  当好领导参谋助手“老黄牛”

“我们发改局,就要争当艰苦奋斗、高质量发展的‘老黄牛’;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拓荒牛’。”区发改局局长邓平亚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作为经济参谋助手部门的一把手,必须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实干苦干。为了让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龙雁组团落地生根,他带领干部四处奔忙,力求招商引资和项目申报多出成效、快出成效,多次前往上级部门协调争取资金。去年为了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他想方设法稳投资,主动服务区政府实施“5122”项目工程,为新兴轻纺、龙净智慧环保等143个项目开工,鑫鹭钨业、北附国际校区等98个项目竣工,以及16个赶超重大项目、54个省市重点项目、8个市“重中之重”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确保签约项目竣工率居全市第一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新罗区新增省“五个一批”项目419个,在省“五个一批”正向激励考评中,一季度获省奖励,上半年获市考评奖励。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新罗区发改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综合协调作用,全方位推进新罗区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宜居宜业有温度的“首善之区”,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020年全区GDP实现1018.8亿元,比增5.5%,居全市第2位,首次迈入“千亿方阵”,成为全省第10个GDP破千亿的县(市、区)。区发改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龙岩市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集体,获龙岩市2018年项目落地攻坚战役集体三等功,被区政府表彰为2020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发改部门是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前沿阵地。为此,发改部门勇于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啃下改革“硬骨头”,给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极大便利,做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目前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到90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89个事项全部进驻中心,承诺时限均按要求压缩至法定时限的40%以内;实行告知承诺制和代办服务。截至目前,企业群众办事“一趟不用跑”高频事项 60个,“最多跑一趟”高频事项110个。推动区直13个单位237项惠企政策事项进驻窗口,制订统一《办事指南》,实行“一窗受理—分流转办—部门办理—统一反馈”的运作模式,实现企业申报所有部门(单位)优惠政策只进“一扇门”,享受一站式服务。

责任在心,担当在肩。发展改革永不停步,发展改革勇立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