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履职主动作为 以热血情怀谱写博爱华章

——市红十字会谱写闽西人道新篇章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

——习近平

□ 记者 张梓睿 通讯员 陈永根 文图

从1863年至今,国际红十字运动走过了158年的历史,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从1988年至今,龙岩市红十字会走过了33年的历史,为闽西红土地的人道主义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红土地的人道尊严。特别是近年来,龙岩市红十字会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的光荣职责,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主动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老百姓解难,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助力脱贫攻坚、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健康龙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三救”“三献”(即应急救援、应急救护培训、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等核心业务齐头并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20年,龙岩市再次获评“无偿献血先进市”,这是自2006年以来我市连续第七次蝉联此荣誉。2020年,龙岩市红十字会被福建省人社厅和福建省红十字会评为“2016-2020年度福建省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

党建业务深融合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坚持强化党建促业务,推动应急救护培训、筹资、人道救助等核心业务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市红十字会党支部连续四次被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被市委评为“2020年度龙岩市‘红领行动’市级党建示范点”。

在职党员学急救,危难时刻当先锋。2019年,联合市直机关党工委开展“在职党员学急救,危难时刻当先锋”公益培训项目,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党工委,进一步深化该公益培训项目,共同印发《关于开展党员干部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的通知》,制订2020-2022年三年培训计划,结合主题党日、社区共建、志愿服务等活动,分步有序推进公益培训。学习应急救护知识不仅是守护自身和家人健康的一项技能,同时也是服务群众的一项本领,得到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和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党员开展面对面、实打实健康服务的本领,引导党员在弘扬文明新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中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为保障居民健康、提升社区治理作出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市红十字会共开展114场普及讲座,受益人数达10000人次;开展16期救护员持证培训班,780人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

“爱过年·红色闽西”。2020年,市、县两级红十字会联动,积极推动腾讯公益“99公益日”活动有效开展,联合市直机关党工委、市卫健委、市委统战部等10个部门支持,联合发文组织开展99公益日募捐活动,倡议广大党员积极献出爱心。“爱过年”“救在身边”两个项目总筹款数为1033385.57元,76270人次参与捐赠,平均筹款金额、平均捐款人次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春节期间,全市共发放“爱过年·红色闽西”子项目款物1033111.8元,慰问全市困难家庭2082户。

志愿服务美名扬

我市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规模大、范围广,几乎涵盖红十字会工作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五化(规范化、多样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涌现出“关爱残疾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老人”“心理健康咨询”“应急救护宣传普及”“生命教育进校园”“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等七大志愿服务品牌。

市红十字衣加衣志愿服务队成立五年来,将“衣衣不舍·与爱同行”旧衣物捐赠再利用公益项目立足中心城区并向周边县区延伸,累计投放旧衣物回收环保箱330个,引导市民捐赠家庭闲置物品,既为市民奉献爱心搭建平台,又为城市推进垃圾分类提供助力,得到多部门的认可和群众的赞誉。五年来,衣加衣志愿服务队共开展公益活动200余场,收集旧衣物400余吨,再生利用150吨,废纺垃圾处理200余吨,发放爱心物品共计20余万件,服务受益人群累计3万人次以上。2018年被评为福建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20年被评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2010年8月成立的市红十字健康关怀(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把新罗区儿童福利院作为定点服务基地,在那里,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表演节目。刚开始,孩子们对于这些陌生的志愿者十分排斥,多年间从不间断的接触、交流和相处下来,孩子们已经把志愿者当成自己的家人。该队被评为福建省优秀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第一任队长周清也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学雷锋优秀志愿者。

市红十字会“守护生命 温暖童行”体验式生命教育青少年减灾计划,通过组建一支城市急救普及志愿者支持团队,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巡回开展青少年体验式生命安全教育,以寓教于乐、互动实操、游戏体验的方式,增强青少年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应变能力,从而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项目实施以来,志愿者团队就像一个“流动安全站”,以“小手拉大手,学校+社区”的方式,下沉农村服务,深入社区摆摊,巡回校园宣讲,为青少年补足生命安全教育“营养餐”,为深化健康龙岩和平安校园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该项目获评福建省“四个最美”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

全市现有志愿服务组织54个,注册志愿者4012人,其中:红十字星级志愿者763人,省五星级志愿者5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志愿组织)1个,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个,省百家优秀志愿服务组织1个,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个,省“最美志愿者”1人,中国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1人。“龙岩市红十字会博爱基金志愿者救助专项基金”是全省第一个志愿者救助基金,“龙岩市红十字援外(塞内加尔)医疗志愿服务队”是全省第一支红十字援外志愿服务队。通过多年的努力,红十字志愿者的身影遍布各个角落,红十字志愿服务已成为亮眼的革命老区新风尚。

疫情面前显担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红十字会第一时间通过e龙岩、闽西日报等媒体、平台发出关于接收社会各界爱心捐赠的公告,公布捐赠渠道和值班电话;全体工作人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先后组织召开9次工作专题部署会议,研究捐赠款物接收、发放、协调等工作;实行周末值班制度,各科室人员在岗在位,值班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确保捐赠款物接收与发放有序、高效。加强与省红十字会、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后勤保障组沟通联络,确保各部门衔接畅通无阻;加强与海关、质检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好境外捐赠物资报关、清关、接收等工作。

作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成员单位,市红十字会主要承担疫情防控款物捐赠的动员、接收、登记、分发、转运等工作,确保第一时间把爱心款物用到战“疫”一线。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e龙岩等平台,及时公开接收捐赠款物和使用情况。2020年,全市红十字系统接收社会捐赠款物合计5525.58万元(捐款3163.53万元,捐物价值计2362.05万元);市红十字会本级接收社会捐赠款物合计1322.91万元,其中捐款868.46万元,捐物价值454.45万元,均已及时拨付使用到位。

应急救护强推进

早在1992年,市红十字会就开始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近30年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从点点星火到燎原之势,救命知识已深入人心。各县(市、区)红十字会在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建立了“红十字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红十字精神传播和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工作,累计共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国际红十字运动知识普及培训近50万人次。

市红十字会建成功能完善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培训基地配备了400平方米的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和300平方米的培训教室,师资、教学设备、教材、多媒体设备、仓库、办公室一应俱全。建成功能完善的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总面积400平方米,包含红十字运动、应急救护、地震安全、消防安全、家庭安全、交通安全、应急救援7个模块,于2020年11月开馆。

2013年,在连城冠豸山景区,一名老年游客呼吸心跳骤停,接受过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导游通过心肺复苏把他抢救了过来。

2018年4月21日凌晨1点,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詹敏铭被窗外的巨响惊醒,打开窗户一看,发现一个小伙子倒在了血泊中,旁边是破损不堪的摩托车。詹老师迅速赶到现场,现场评估后,帮伤员摆成了侧卧位以便呼吸,救护车到后,帮忙把伤员抬上了救护车。之后,家属执意要送红包表示感谢,詹老师婉拒了,表示这是举手之劳,每一个红十字人遇到了都会出手相救。

2018年6月10日,D3145次动车上,一个小伙误吞鸡骨头,险些窒息。幸好,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谢荷花也在动车上,她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仅花了几秒钟,就帮小伙重获新生。当各大媒体记者辗转联系到了谢荷花,她却对自己做过的好事不愿多说,只是希望大家都学一些救护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每一次挽救生命,都是对红十字人道主义的最佳注解,应急救护培训的意义就在于“生命”。